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好婆婆照料儿媳见证生命奇迹
2019-07-29 10:04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2008年,对于郑素琴一家来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年:雨夜,儿子驾驶摩托车滑倒,坐在后座的儿媳孙孟娣被甩出车外。在这场车祸中,儿媳半边头骨粉碎,从此卧床不起。十一年来,儿子主外努力赚钱养家,婆婆郑素琴成了照顾儿媳的主力,是胜山镇远近闻名的好婆婆。

  回忆起儿媳刚出车祸时的场景,郑素琴记忆犹新。“跑了慈溪、杭州好几家医院,最后是上海的医院接收了。”巨额的治疗费用也令全家人为难:前期的治疗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上海医院的治疗费用也犹如天价一般。郑素琴当即就决定,转让掉自家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凑足了8万元钱给儿媳进行手术。就这样东拼西凑,家里前后共花掉了六七十万元给孙孟娣治疗。

  “儿媳就是我的女儿,她既然嫁进了我家里,就一定要让她活下来。”这是郑素琴朴素又真挚的心愿,也是她十一年来辛勤付出的写照。

  孙孟娣手术后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料儿媳,郑素琴白天从不出远门,晚上就和儿媳睡同一张床,儿媳一有动静,她就第一时间起身处理。从换尿不湿,到擦洗身体,郑素琴每天将儿媳打理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有时,孙孟娣大小便失禁会弄脏床铺,郑素琴为了准备足够换洗的床单被褥,就找来布角料自己动手缝制床单,经济实惠的同时也给儿媳创造了尽可能舒适的条件。在帮助儿媳康复的路上,郑素琴也付出了很多,她自学按摩,每天早晚两次给儿媳按按肩膀、揉手脚,从不间断。

  在郑素琴的精心照顾下,生命的奇迹出现了。2013年,孙孟娣开始下床走动,如今,她的右手已经能灵活自如地活动,还能拄着拐杖一小步一小步挪动,与当年瘫痪在床、昏迷数月的情形相比,已经判若两人。尽管孙孟娣的左手还十分僵硬,但她们都有信心,未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都是我不好,拖累了整个家。”孙孟娣对婆婆,在满心感激之外也满怀愧疚。但郑素琴却不在意,“现在阿娣可以下床走路,家里背的债还得差不多了,我们家也算是熬出头了。”郑素琴笑着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开开心心过日子。”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银盐集市慈溪首秀
禁毒宣传进展馆 筑牢少年“防毒墙”
铁骑队员装备“上新” 路面安全再添“利...
宁大科院福山创意学院毕业设计走进中小学
夏季高温动物抓咬伤高发 预防狂犬病不可...
夜鹭与“哨兵”
慈溪水果“甜”了全国
环创打造 “首店经济”新高地
人社服务掌上办 一键直达零跑腿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评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
市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历史的回响|梦想起航的地方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拾光纪·这个“七一”,和习近平总书记一...
这“必死”的局,看中国如何破!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
医者仁心在发丝间生长!衢江女孩蓄发三...
第一视点丨再访后陈:不断生长的善治样本
刘捷在省建设厅省水利厅调研:奋力开拓 ...
省政府党组第53次会议暨省政府第79次常...
一习话·追光的你丨“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
学习原声|歌声献给党
天天学习|他们的样子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
习近平: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党中央决...
第一视点丨再访后陈:不断生长的善治样本
追光的你|这封回信 寄给他们 嘱托全党
学习手记 |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