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大爱撑起一个特殊家庭
2019-07-31 10:06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正月里,新浦镇新闸村宋金平的婆婆出现视力减退甚至看不清东西的症状,平静祥和的过年氛围顷刻消失。“哪家医院的眼科比较好?哪个眼科医生比较好?”经多方打听,结果到慈溪明峰眼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宋金平就也在医院住下,悉心照顾婆婆。偶尔家里有事需要她,她就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办完事,再马不停蹄回到医院照顾婆婆。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婆婆视力术后恢复良好。

  今年43岁的宋金平, 1996年从四川宜宾地区贫困山村跟随老乡来慈打工,当年与新浦镇新闸村沈万立结为夫妻。从此,她用大爱撑起了这个特殊家庭的一片天。

  这个特殊家庭本来就很困难:一家三口,两间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破旧房子,沈万立和父母都是“有话说不清、有事理不清、有账算不清”的智障残疾人。不高的收入来自沈万立下海捕捞小海产以及其父母种的二三亩地。在宋金平操持下,这个家很快出现可喜变化,并在2001年购置了二手二层楼房。婚后第二年,生下一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06年的一天,沈万立在骑摩托车下海捕捞的路上,不幸出了重大车祸。幸亏抢救及时,在市人民医院动了开颅大手术后,总算保住了生命,共花去医疗费十万元,造成终生致残的严重后果,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宋金平被折腾得走投无路,欲哭无泪,后经亲戚朋友的资助和地方政府的救助,终于挺起了腰板。

  为了再次撑起这个家,宋金平改行做起海产生意。每天挨家挨户上门收海货,凌晨三四点钟出门赶早市,下午三四点钟赶夜市。每年寒冬腊月,无海货生意可做时,就凭自己的手艺为别人补网、装网。这样苦干十年,终于还清了数万元债,还拆旧房新建了楼房。

  宋金平二十多年如一日,对智障的公婆从不指责、讨厌、嫌弃,也不顶嘴,还经常送新鲜的鱼虾给公婆吃,买新衣给公婆穿。面对丈夫出车祸之后经常饮酒过量,酒醉后的种种不正常语言和举动,她总是善于诱导,不加指责。

  从牙牙学语开始,女儿都由她一人言传身教。从小学开始,她成了合格的第一任家庭老师。女儿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良好,现在嘉兴一所大专院校读书。■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王纯纯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这一次,听你的!用AI谱写未来之声,“...
黑米糕、梭子蟹……舌尖上的“助攻”!...
2025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衢州启动
56家浙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数量居...
跨境电商正进入next level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把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
山河铭记|地名里的抗战记忆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浙江等省市探索特色新...
“AI+服务”新业态持续吸睛 服贸会浙企...
看浙江的出口韧性
钱江观潮丨大山里,来了无人快递车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时习之丨习近平: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 在伟大征程中挺膺...
看图学习丨“人民”二字是关键 总书记谈...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8日—9月...
前7个月慈溪“415X”集群营收全省第一
“家门口的书房”打造精神共富新空间
我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起送
新浦家电内外贸一体逆势高增长
“恰遇金秋·周巷好物周”举行 本地“好...
双湖村一体化卫生室投用
网格员巧解“地界结”
酒后驾车也“接力” “患难夫妻”双获刑
“秋老虎”究竟猖狂到几时?
送医下基层 便民又暖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