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大爱撑起一个特殊家庭
2019-07-31 10:06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正月里,新浦镇新闸村宋金平的婆婆出现视力减退甚至看不清东西的症状,平静祥和的过年氛围顷刻消失。“哪家医院的眼科比较好?哪个眼科医生比较好?”经多方打听,结果到慈溪明峰眼科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宋金平就也在医院住下,悉心照顾婆婆。偶尔家里有事需要她,她就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办完事,再马不停蹄回到医院照顾婆婆。在她的悉心照顾下,婆婆视力术后恢复良好。

  今年43岁的宋金平, 1996年从四川宜宾地区贫困山村跟随老乡来慈打工,当年与新浦镇新闸村沈万立结为夫妻。从此,她用大爱撑起了这个特殊家庭的一片天。

  这个特殊家庭本来就很困难:一家三口,两间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破旧房子,沈万立和父母都是“有话说不清、有事理不清、有账算不清”的智障残疾人。不高的收入来自沈万立下海捕捞小海产以及其父母种的二三亩地。在宋金平操持下,这个家很快出现可喜变化,并在2001年购置了二手二层楼房。婚后第二年,生下一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2006年的一天,沈万立在骑摩托车下海捕捞的路上,不幸出了重大车祸。幸亏抢救及时,在市人民医院动了开颅大手术后,总算保住了生命,共花去医疗费十万元,造成终生致残的严重后果,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宋金平被折腾得走投无路,欲哭无泪,后经亲戚朋友的资助和地方政府的救助,终于挺起了腰板。

  为了再次撑起这个家,宋金平改行做起海产生意。每天挨家挨户上门收海货,凌晨三四点钟出门赶早市,下午三四点钟赶夜市。每年寒冬腊月,无海货生意可做时,就凭自己的手艺为别人补网、装网。这样苦干十年,终于还清了数万元债,还拆旧房新建了楼房。

  宋金平二十多年如一日,对智障的公婆从不指责、讨厌、嫌弃,也不顶嘴,还经常送新鲜的鱼虾给公婆吃,买新衣给公婆穿。面对丈夫出车祸之后经常饮酒过量,酒醉后的种种不正常语言和举动,她总是善于诱导,不加指责。

  从牙牙学语开始,女儿都由她一人言传身教。从小学开始,她成了合格的第一任家庭老师。女儿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良好,现在嘉兴一所大专院校读书。■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王纯纯

   责任编辑房蓉蓉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银盐集市慈溪首秀
禁毒宣传进展馆 筑牢少年“防毒墙”
铁骑队员装备“上新” 路面安全再添“利...
宁大科院福山创意学院毕业设计走进中小学
夏季高温动物抓咬伤高发 预防狂犬病不可...
夜鹭与“哨兵”
慈溪水果“甜”了全国
环创打造 “首店经济”新高地
人社服务掌上办 一键直达零跑腿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评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
市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历史的回响|梦想起航的地方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拾光纪·这个“七一”,和习近平总书记一...
这“必死”的局,看中国如何破!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
医者仁心在发丝间生长!衢江女孩蓄发三...
第一视点丨再访后陈:不断生长的善治样本
刘捷在省建设厅省水利厅调研:奋力开拓 ...
省政府党组第53次会议暨省政府第79次常...
一习话·追光的你丨“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
学习原声|歌声献给党
天天学习|他们的样子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
习近平: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党中央决...
第一视点丨再访后陈:不断生长的善治样本
追光的你|这封回信 寄给他们 嘱托全党
学习手记 |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