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17年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
2019-08-01 09:49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17年来,她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的丈夫,赢得周围群众的交口称赞,被评为“浙江好人”。她就是奇立轴承厂职工王素芬。

  今年54岁的王素芬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丈夫姚坚强结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夫妻二人勤勤恳恳在工厂工作,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丈夫感觉手脚无力,附近医院一时无法确诊病情,辗转去杭州、上海就诊,才确诊为多发性肌炎,是一种以肌无力、肌痛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医生告诉她,通常此病在数周至数月内达高峰,全身肌肉无力,且不可逆转,严重者呼吸肌无力,危及生命。

  王素芬听后如五雷轰顶,一时不知所措,抱着自己年幼的女儿大哭。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眼看着丈夫一天不如一天,各肢体逐渐无法动弹,直至全身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年纪轻轻的王素芬从未放弃丈夫。即使有人劝她离开,她却选择坚定地守在丈夫身边,照顾着全身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

  每天,王素芬为丈夫送水递饭、端屎倒尿、穿衣、洗衣、擦洗身子,无微不至悉心照料。同时靠着公公、亲戚以及村里的救济,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慢慢步入了正轨。然而,祸不单行,女儿上初中时查出患上血液疾病,有生命危险,需要动手术,费用十万元左右,王素芬顿时觉得天塌了,她唯一的希望和精神支柱也倒了,原本拮据的家里雪上加霜。亲朋好友东拼西凑,给王素芬女儿凑足了手术费,她感激万分,但一转头,生计又成了问题。王素芬说她不能倒下,这个家必须靠她撑着!

  就这样,王素芬每天五六点起床,先照顾好卧病在床的丈夫。等到全都安顿好,王素芬就去附近的工厂上班,赚取全家的生活费和女儿的学费。

  丈夫姚坚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却又干着急帮不上忙。他说:“我这身体,不但不能干活还添累。这些年,家里家外就靠她一个人操持,经济上很拮据,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连米和油都买不起。可是,为了给我加强营养,好的菜她都留给我吃,自己却吃我剩下的。”

  幸运的是,女儿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王素芬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更坚定了撑起这个家的决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素芬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默默坚持了17年。

  说起照顾瘫痪丈夫17年,还把孩子抚养大的海江村好媳妇,周围的乡亲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夸赞王素芬是个有情有义、了不起的好女人。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岑俞贝

   责任编辑慈溪新闻网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这一次,听你的!用AI谱写未来之声,“...
黑米糕、梭子蟹……舌尖上的“助攻”!...
2025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衢州启动
56家浙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数量居...
跨境电商正进入next level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把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
山河铭记|地名里的抗战记忆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浙江等省市探索特色新...
“AI+服务”新业态持续吸睛 服贸会浙企...
看浙江的出口韧性
钱江观潮丨大山里,来了无人快递车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时习之丨习近平: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 在伟大征程中挺膺...
看图学习丨“人民”二字是关键 总书记谈...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9月8日—9月...
前7个月慈溪“415X”集群营收全省第一
“家门口的书房”打造精神共富新空间
我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起送
新浦家电内外贸一体逆势高增长
“恰遇金秋·周巷好物周”举行 本地“好...
双湖村一体化卫生室投用
网格员巧解“地界结”
酒后驾车也“接力” “患难夫妻”双获刑
“秋老虎”究竟猖狂到几时?
送医下基层 便民又暖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