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柔美顺畅,转角收口圆滑如一朵夏日云朵,婉约而生动;青翠欲滴的绿,恍如照见千年以前的水光波影。只要轻轻一眼,顿时让人身心愉悦。
昨天,在市越窑青瓷有限公司展示厅里,青瓷大师孙威再度注目这件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秘色越器·食盒”,脑海中又浮现出10个月前的那场陶瓷艺术大展。去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展览在龙泉举行,现场,出自全国制陶高手的6000多件陶瓷精品集聚,每天迎接数万名参观者惊艳的目光。在数千件精品中,这套“秘色越器·食盒”熠熠生辉散发出夺人的光芒。最终,中国陶瓷艺术大展的评委把金奖投给了它。
一如对“秘色越器·食盒”,作为越窑青瓷制作领头人,每一件作品他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制瓷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无论是制坯、雕刻还是烧制,每一个环节稍有差池就可能前功尽弃。“我曾经连续81个小时守着窑火不合眼。”孙威说。一个平常人超过三天三夜不睡觉,也许不可思议,但为了心目中的“千年秘色瓷”,他做到了,而且心甘情愿,只为等到“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那一刻。
瓷器是一门火的艺术,越窑青瓷的精髓在烧制技术上。为此,孙威做了大量的烧制实验,最后从古代窑工烧制用的材料想到了关键所在,作了一个大胆设想,并通过对古代窑工烧制窑温进行了模仿,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最终将燃烧温度忽高忽低的“犬牙式”烧制法应用到青瓷炼制,并获得成功。
匠心制瓷,让孙威的青瓷作品在各类陶瓷大赛和博览会上不断摘金夺银。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中国陶瓷创新大赛银奖……在越窑青瓷有限公司的展示厅里,青瓷精品和奖牌令人目不暇接。近两年,孙威的“镂空牡丹天球瓶”、“秘色越器·食盒”、镂空花器“繁花似锦”、陶瓷“玫瑰石榴瓶”等作品先后在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第九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中国温州“快鹿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奖赛中摘得金奖和银奖。
孙威用神奇的双手,复活了千年沉寂的越窑,用窑火锻造了千年秘色瓷。近年来,他还与市青瓷瓯乐课题组合作,一起研发和制作瓯乐。孙威说,胎的厚薄、釉的浓淡、炉火的高低等细微差别,都会产生音准上的谬之千里。虽已熟谙青瓷器皿的烧制,但瓯乐乐器的制作还是带给他极大的挑战。没有标准可依,必须手工拉坯,上釉烧制后交乐手敲击试验……每件乐器数十次的重复试验后,最终只能“百里挑一”。也就是说,100多件成品中,最后只选中一件是常见的事。
孙威潜心研制用于演奏的瓷瓯、瓷钟、瓷鼓、瓷埙、鸟哨等,如今,从越窑青瓷有限公司出去的青瓷乐器,已形成了越瓯、编钟、瓷鼓及吹奏等四个系列近20多个品种。这些瓯乐乐器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创作出的一批优秀青瓷瓯乐曲,先后获得宁波市及浙江省器乐大赛的金奖、银奖和全国群星大奖等荣誉,并多次走出国门,以音乐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青瓷文化。■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冯培 瓷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