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厂家到组装,零部件需经历运输、仓储等多个环节。对于工艺要求极高的汽车零部件而言,在组装前其功能、外形等均需保持出厂状态,这考验着运输包装材料的性能。新慈溪人黄益祥专注模具设计、包装研发多年,并在短短4年间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 4项外观专利。
宁波喜悦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行业智能循环包装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黄益祥于2015年进入公司工作,兼任技术部门经理以及宁波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负责包装产品的调研、设计、技术研发等。
产品开发、新材料研发、 CAM编程……2000年,黄益祥从机械专业毕业,随后他到温州、慈溪从事过多种工作,其中最被业内人士熟知、认可的身份则是模具设计师和数控铣工。 “2002年左右,有一位销售数控设备的朋友急需懂得CNC编程的工程师,让我过去帮忙调试设备。”由于这次偶然的机会,黄益祥来到慈溪,并开始自学数控编程、产品设计、模具设计,这为他多年后进入包装行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进入公司后,忙碌是黄益祥的工作常态。每年,他要参加大大小小100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其中有需耗时一个多月的小项目,也有跨度在两年以上的大项目。在项目叠加进行时,黄益祥熬夜工作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产品设计以及投入生产前的试模阶段。因为试模关系着项目的成果,一旦调试不成功,则意味着长达数月的努力白费,一切需从头再来。
“在组装前,零部件不能有磕碰痕迹,洁净标准高。”由于汽车组装要求精密,黄益祥与技术团队所要设计的零部件“外衣”并不简单,既需考虑到零部件对包装材料的诸多要求,也得确保后期的生产效率。为此,在研发产品过程中,力求完美的黄益祥开启了创新之路:从产品的结构、模具的开发、产品的材料改性,发明的改性PP材料全面代替进口原材料,这不仅全面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使得公司成为目前国内唯一KLT周转箱系列全通过VDA标准认证号的企业;由他主导研发的预变形吸塑模具结构设计,解决了吸塑产品在生产后变形的技术难点,该项技术首次在吸塑行业运用;在生产中,他与团队发明了一种注塑模具,利于周转箱脱模……
汽车零部件的运输包装项目在投入生产前,均需经过产品调研、设计、生产认证等多个复杂环节。由此生产的包装产品,对于黄益祥来说如同自己的孩子,在投入车间生产时,他会继续跟踪至车间,与车间工人交流生产时的注意事项,例如某种材料适合什么温度、调试周期、设备调试等。
在模具设计、数控铣工领域工作多年,黄益祥已成为宁波模具协会专家组成员、浙江省(模具设计师、铣工)职业技能考评员。但他仍抱着初入行业时的初心,在模具设计、原材料等方面遇到难题时,会通过自学,向江浙沪一带的同行请教。慈溪、台州、黄岩等地同行与他交流研发、设备等问题时,他也不吝传授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如今他还借助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单位项目为依托带徒传艺,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为企业、行业进行后续人才培养。■全媒体记者 陆铭铭 通讯员 罗荷芳 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