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近日,周巷天元村村民张红益因为垃圾分类不到位,村民积分考核被扣了分数。尽管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因为村民代表是根据村民积分制细则来扣分,张红益对此心服口服。
垃圾分类分清楚可以加分,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加分,破坏环境卫生要减分,不遵纪守法要减分……周巷镇天元村从制订一张5大项32个小项的村民积分考核表,找到了一条破解乡村环境整治的新路子。
随着《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时间的临近,为了避免被扣分,村民们认真学习垃圾分类指南,垃圾分类达标的家庭多了,这让该村的环境卫生有了进一步提高。当然,有扣分就有加分。国庆节临近,该村一些文艺骨干们聚集在一起,为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加班加点”彩排节目。负责排练的王玉珍表示,实行了积分制,现在村民都愿意参加到村里的志愿活动和文艺活动中来,去年村里一个自编自导的节目还获得了慈溪市第二届农村文化礼堂文艺团队才艺大比拼金奖。
据了解,该村在2018年年初推出“村民积分制”,考核内容包括环境卫生、遵纪守法、崇尚公德、慈孝显美德和睦好邻里等5大项共32个小项,面向全体新老村民。根据村规民约,每项考核都有评分标准和分值,达标的村民在“保底分”基础上可获奖励积分,没做到的会被扣分。参与打分的“评委”有党员代表、资深村民代表、普通群众代表等。“每周三,我们会分3个组前往相关片区打分。为保证打分公正性,每组人员都由抽签决定。”资深村民代表许书年说,实行村民积分制后,村里36名村民代表自发组成巡查组,定期对村里片区进行卫生抽查,村民环境卫生做得好的有奖励加分,做的不到位的则要被扣分。
经过近一年多的探索,该村的村民积分制已经渗透进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这项制度带来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今年春节那会儿,我用86分积分,拿到了村里1032元奖金,今年我已经积了69分了。”村民王凤珍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乱停放的车辆少了,参加公益活动的热心人多了,邻里矛盾纠纷少了,垃圾分类达标的家庭多了。不仅仅是村容村貌、村民收入有了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村民积分制,提升了村民的公德意识,增强了荣誉感,也激发了村民内生动力,从而更自觉地参与到乡村管理中来。■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岑俞贝 王锡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