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兴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柜里,摆放着各种造型独特的智能终端外壳,有的四四方方,以上千个大小不一的圆区别于常见外形;有的上窄下宽,形如不规则的椭圆体,线条感流畅……这些艺术品般的智能终端产品,均是经由廖华山带领团队开发的模具生产而来的。
自2000年从计算机专业毕业,廖华山跨行进入塑胶模具行业,在广东从事模具设计工作。2014年是兴瑞公司的转型之年,对他来说也是特殊的一年,他收到公司的邀请,担任塑模开发部门经理。这些年,廖华山利用一个个的金点子,开发模具令概念产品变为兼具美观与实用性的物品,“提升技术工艺实现品质与效益的双赢,是我的目标。”
进入公司后,廖华山负责组建塑模开发团队,小到钳工桌,大到管理流程制定,令塑模开发部门实现从无到有,为公司开辟了塑胶模具领域的生产线。与许多创新团队一样,廖华山与团队在初创时期也同样面临巨大的压力。
公司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终端制造商供应产品,外形美观既是卖点,也对产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获得客户认可,廖华山与同事以公司为家,夜以继日地赶工期,琢磨技术难关,不断改进模具,直至客户满意为止。多重压力下,2015年他们开发50多款智能终端模具项目。当年的项目不乏经典之作,如LCI项目模具生产的产品,一改方方正正的普通外形轮廓,以圆滑曲线作过渡,就算细看也看不见合模棱线。该产品凭借别致的外型,深受客户喜爱,至今已累计销售576万套。
开发工作伴随着挑战,廖华山于2018年接手的XG1V4项目就极具挑战性。3000余个三角形工艺孔,包含通孔、高光面盲孔、高光面半沉孔,需呈现高低错落的视觉立体感……鉴于外观要求特殊,加工工艺难点重重,如工艺孔三边夹角的过渡需小于R0.1,三角形轮廓也要确保清晰等等。那段时间,廖华山把放大镜当成随身装备,对试验品“挑刺”,一遍遍地修改模具图纸。在与同事逐项攻破技术瓶颈期间,廖华山为寻找先进的模具零件工艺,还独自背着100斤重的试验工件,前往上海、昆山、宁海等地,寻找工厂试验加工效果。
作为研发人员,廖华山不光把生产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作为职责,他还时常琢磨着提升公司利润、生产效率。近年因业务增加,公司花数十万元采购了一台双色机器,但双色机存在无法生产单色产品的局限,一旦没有双色产品的订单,只能闲置机器。
满足双色产品生产需求的同时,如何提升机器的使用率、降低成本呢?廖华山萌生了改造单色机的念头。他在车间里沉浸多日,和团队研究改造单色机的可行性。经过无数次试验改进后,廖华山与团队仅用半年多时间,突破单色机改装实现双色成型技术,以一套模具实现了单双色机两套模具才能达到的效果。如今,经他巧妙设计改装的单色机持续为公司创造盈利,根据生产需求,可通过设置选择生产单色或双色产品。
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廖华山时刻准备着,花时间钻研模具制作等知识,熟悉模具材料、零件加工工艺,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为提升专业技能,他先后获得国家级模具设计技师证书、AUTODESK国际模流分析资格认证证书。入行19年初心不变,廖华山用汗水与灵感,专注于模具开发,打造出一台台别具一格的智能终端。全媒体记者 陆铭铭 通讯员 冯培 瓷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