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的体制机制赋予了农村发展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我市研究制定质量兴农、典范村培育、优化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系列配套政策,着力优化乡村振兴政策环境。同时,深入实施
“两进两回”行动,推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健全“1+1+N”农技推广联盟,以大学生农业众创园为龙头推进“两进两回”做法获省委副书记郑栅洁和副省长彭佳学的批示肯定并推广。此外,鼓励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市农商行已累计投入资金140亿元;引导青年返乡下乡创业127人,居宁波各区县(市)之首;开展新乡贤工作同心助推乡村振兴活动,建立乡贤联谊(参事)会64个;开设“慈农讲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三农”思想培训,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慈溪故事”,播出“三农”新风,推出“诗意慈溪·百村百诗”活动。
我市在深化农合联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生产、供销、信用合作,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制定农村“三权”抵(质)押贷款试点实施方案等并开展试点。目前,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均超过73%,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村住房登记发证率达85%,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闲置农房激活利用试点项目2个,涉农贷款、农户贷款的增量、增速位居宁波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