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医生,我睡不着,你帮我开点药……”周三下午,65岁的吕阿姨走进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向坐诊的张天卿主任医师求诊。眼前的吕阿姨一脸憔悴,眼睑浮肿,双手紧握在随身携带的包上,似有紧张和焦虑。见到医生后,她倒起了苦水。
吕阿姨说,她的睡眠质量很差,进入寒假模式后,就更疲惫了。“最近我的小孙子由我带,这孩子有点皮,白天要照看他我不敢睡得太实,可到晚上我又睡不着,也不敢吃安眠药,怕第二天精神差,误事儿。”吕阿姨觉得带孙子辛苦,可又不敢直接跟儿女提及,便想找医生看看。
“吕阿姨,您平常的睡眠怎么样呢?”张医生进一步询问。吕阿姨一五一十道出自己的症状:“平时我每晚9点钟就上床睡觉,但是经常翻来覆去睡不着,常常到半夜12点多,有时还老觉得口渴,起来喝点水就想去厕所,一折腾就更睡不着。一到床上,浑身不自在,两条腿没地放,就好像有很多蚂蚁在上面爬,那种感觉也不是痛,下来走走会好一点,可躺床上又不对劲了,有几次整宿都没睡好……”
因为腿部不适,吕阿姨常用手揉搓按摩腿部,这个季节皮肤干燥,难免被抓出破损。
“我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吕阿姨说着,把自己的病历和各项检测单展示给张医生。张医生仔细翻阅后,认为她的血糖、甲状腺功能、风湿系列、心电图、胸部CT、头部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指标都挺正常。同时医生也注意到,两年前吕阿姨就有用安眠药物的记录,但不频繁。
那么,吕阿姨是否如自己所说“得了怪病”呢?张医生认为并非如此。事实上,在门诊里像吕阿姨这样的睡眠问题患者不在少数,并且以老年人居多。
张医生认为,吕阿姨并非得了什么‘怪病’,不过她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了。
而吕阿姨所说的“双腿有蚂蚁爬的感觉”,倒是引起了张医生注意。张医生考虑,不排除是“不宁腿综合征”的表现。这是一种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下肢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可表现为蚁盛、虫蚀感、麻木、瘙痒等,常为双侧或对称,活动或按摩肢体后可缓解。为摸清病因,张医生建议吕阿姨进一步检查,并开具了相关辅助药物,希望在找到答案的同时能够改善她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张医生介绍,其实在老年门诊,自称睡眠障碍的患者不少。我国约60%的社区老年人存在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且以这些问题居多:入睡困难,往往准备到入睡需要的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增加,睡眠浅,易醒,夜间觉醒次数超过3次;睡眠时间缩短,夜间睡眠总时间不足5小时;早醒,早晨觉醒较既往提前1小时以上,且醒后不能再入睡;日间疲劳,睡眠质量下降,日间持续有疲劳感。
引发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因素比较多,生理性、心理性、疾病、环境等因素等。出现睡眠障碍后,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其他疾病,如抑郁、焦虑、情绪不稳、社会功能下降,甚至导致自杀行为发生。睡眠障碍更是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不过也有些老人,一上来就说自己睡眠障碍,其实是对睡眠障碍的误解。”张医生解释,我们通常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来进行评估是否有睡眠障碍,也需要专业人士做判断,而不能仅凭“睡不好”的症状就胡乱给自己扣上睡眠障碍的帽子。
那么,对付睡眠障碍,有什么办法呢?医生说,睡眠障碍的一般治疗包括增加体育锻炼,培养健康的睡眠规律,睡前洗热水澡及肢体按摩,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等。当然,必要时应当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全媒体记者 冯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