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近日,位于匡堰镇石人山村的垃圾分类体验馆又迎来了一拨好学力行的参观者。来自浙江大学“青知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生和本地青年志愿者,在体验馆内通过互动小游戏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随后一道参与“桶边督导”,宣传、指导村民对生活垃圾进行正确投放。
是什么让人们对这个省卫生村、市垃圾分类示范村趋之若鹜呢?“原先村里的环境卫生也是抓一阵、好一阵,保洁不保质、检查靠突击。”石人山村党总支书记周建义坦率地告诉记者,旧的物业外包模式存在保洁队伍素质低、协调管理难、保洁效果差等弊端,老百姓意见比较大。“改革之后,村里的保洁费用总支出下降了15%左右,村容村貌却有了极大的改观。”
“小网格”促成“大文明”。据了解,石人山村根据人口分布和区域面积划分了12个网格,自聘村民12名,按照“定岗、定人、定责”三定模式,划点包保、点面覆盖,开展各自网格内的道路清扫、庭院整治、绿化养护、公厕保洁等环境卫生工作。与此同时,邀请片区内的党员、村民代表参与全天候监督,验收网格保洁的工作成效,把督查结果与保洁人员的奖惩挂钩,形成多元化的治理合力。
老党员周浩达就是其中的一名环境卫生监督员。“我主要监督村里环境卫生保洁员的工作,平常看到哪里做得不好,就及时提出来,当场改进。”他说,如果保洁员工作不到位,他还可以向村里反映,确保整改到位。“现在环境卫生保洁员做工作很积极,村里环境也比以前好多了。”
优机制为美丽“加码”。近年来,匡堰镇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镇、省美丽乡村示范镇、宁波市文明镇,石人山村的改革之路正是该镇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推进城乡环境全域治理、高效治理、深度治理的一个缩影。
镇级层面,匡堰创新实行镇属物业自主保洁,实行“镇内招聘、镇域保洁、镇级管理”,在总体保洁费用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实现了日常保洁质量的大幅提升;深入推进农村公厕革命,改造提升公厕56座,引入“厕所长”制动态保洁管理模式,改变了公厕周边脏、乱、差,创建为宁波市六争攻坚·城乡争优“蝶变样板”。
村级层面,按照“谁污染、谁承担,谁付费、谁受益”的原则,推行上门收集、统一处理的工业垃圾有偿清运服务,既杜绝了工业垃圾乱倾倒现象,又为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80万元;以“先锋户联”为载体打造的“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家庭户”的村级治理网络,形成了“党员带着群众一起庭院整治、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今后,我们将以美丽乡村示范镇、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全方位多层次深入推进‘清爽行动’,建设清爽宜居的人居环境,力创文旅乐活小镇。”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媒体记者 陈益维 通讯员 董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