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市融媒体中心领导率记者前往横河镇和坎墩街道进行暗访,走进居民小区看“文明”。
上午9时,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明媚的阳光让居民小区各个角落的“丑陋”也无处循形。记者走访多个居民小区后发现,尽管如文明督导员所说“比前一次来检查好了不少”,但小区内草坪、绿化带中仍有一些垃圾出现,公厕内卫生状况也不尽人意,而小区道路边分类垃圾桶上错误的标识,也让垃圾分类变得“任重道远”。
剑南家园文明宣传栏破损不堪。
剑南家园小区垃圾桶标识错误,“其他垃圾”标成“不回收垃圾”。
人和家园居民楼楼道内乱停车。
人和家园小区路边放满垃圾的垃圾桶没有标识。
人和家园小区绿化带扔着烟盒。
上剑山村公厕地面扔着不少烟头。
上剑山村公厕洗手台和地面一片脏污。
上剑山村居民楼前道路上堆放着泥沙。
上剑山村一公厕厕纸乱扔一地。
上剑山村正开展清扫。
小区角落“藏”垃圾垃圾分类有误区
现象一:小区路面干净,角落暗藏垃圾。记者进入横河镇上剑山村,便在一幢居民楼旁看到一堆泥沙堆放路中,占据一半村道。往前行,中间路面比较整洁,但绿化带内,不时有垃圾出现,和绿植形成强大反差。在离此不远的剑南家园老年公寓旁,记者看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画面:四五名人员有的扫地,有的锄草,有的搬运,旁边的货车内已装了不少清扫的垃圾。现场一名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清扫行动,他们每月都在开展,无奈小区面积大人手少,打扫不过来。角落暗藏垃圾的情况在坎墩街道人和家园也有发现,这个小区外部环境整体比较整洁,但在小区走了一圈,一些绿化带中还是看到了果皮、烟盒等垃圾。而且,该小区居民楼道转角处,尽管醒目写着“严禁停车”,还是有5、6辆车停在那里。
现象二:公厕成为“失管”地,卫生状况令人忧。公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小区的环境卫生。上午9点多,记者走进上剑山村一公厕时,发现里面的情况十分糟糕:洗手台上污水横流,蹲坑旁厕纸乱扔,地面上有不少烟头,有的甚至大小便也没冲掉。“太脏了,这里经常没人管的。”居民许师傅说。记者从剑南家园物业管理处主任吴建权处了解到,目前他们也在努力,希望通过经费、人员、制度三到位,确保小区面貌逐步改善。
现象三:垃圾分类标识不清,居民意识尚待提高。垃圾分类标识错误几乎成为几个小区的“通病”。在剑南家园,记者发现路旁放置的绿黑两色分类垃圾桶,绿色一边写着“厨余垃圾“,黑色一边写着“不可回收”。可在分类垃圾桶规范标识中没有“不可回收”垃圾之说,黑色正确标识应为“其它垃圾”。在坎墩街道人和家园小区,一只红色垃圾桶放在路边,上面放满了袋装垃圾,遗憾的是桶上无任何标识。不过,记者发现小区内摆放着许多全新分类垃圾桶,原来他们正进行分类垃圾桶发放工作,再过两天该小区将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小区大多数住户垃圾分类做得不错,但还是有住户没通过分类就把垃圾投进了垃圾桶。”在清水湾小区,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文明督查员有话说
通过上午的暗访,文明督查员黄江对暗访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各小区给出了意见和建议。“上剑山村由于垃圾分类刚起步,硬件设施不到位,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还不强,但改善环境方面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并且正在逐步改进。”黄江说,希望镇村工作人员和居民共同努力,一起打造美好洁净的生活家园。而对于人和家园和清水湾小区,对他们设置流动垃圾车、定时定点投放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肯定的同时,也指出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高,特别是一些居民因垃圾分类知识欠缺,无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垃圾分类任重道远,要真正实现垃圾高质量分类,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
记者手记:
“小社区”彰显大文明。小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小区内的环境对居民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记者在这次暗访中听到广大居民的心声,大家都希望生活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美丽家园中。但这个美好愿望的实现,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更需要广大市民身体力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呼吁市民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文明蔚然成风,让这座城市真正变成我们梦寐以求的美好家园。■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