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双减”政策出台两月余——宝爸宝妈们的“忧”与“乐”
2021-10-19 10:52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今年七月底,“双减”政策一出,就引起了许多家长和学校的关注,到目前为止,此政策的讨论度也居高不下。周末不再开展学科类补习班并且学生的课后作业相对减少……采访调查发现,“双减”政策下,宝爸宝妈们的“忧”与“乐”也显现了出来。

  “压力不小,孩子父母还是感到累”

  近日采访调查发现,“双减”政策开始实行后,便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名了学校的托班,但因为周末的补习班无法开课,一些家长便在周中给孩子报名了补习班,使得孩子在上完托班之后需要赶场去上补习班。就读于城区某小学三年级的豆豆爸爸在采访中说,孩子每天上完托班就要赶去补习班,六点钟开始上课,孩子的晚饭往往是在车上吃的。补习班下课回家之后,孩子还要兼顾学校和补习班的作业。“十点、十一点睡觉已经成为了孩子的常态。说实话,这并非是我们一家的‘常态’,我身边不少人家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

  豆豆爸爸开玩笑说道,“双减”确实是减了,减了家长的钱包呀。然而本该被减压的孩子们为上一个好的初中、好的高中,不得不比别人多学一点。在学校里起点相同的情况下,孩子们只能在课外补习班汲取更多的知识,基础差一点的孩子只能比别人花费两倍甚至三倍的时间去学习,如果家长试图给自己的孩子减压,却发现别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有谁会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落后呢。

  记者在城区某小学校门口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多数人认为,“双减”政策出台是好事,说明国家看到了教育中诸多问题的严重性。但大家最大的担忧是,就怕自己的孩子老老实实地减了负,而别人家的孩子却不减反增,这一“减”一“增”,自己的孩子吃亏就大了。“以前常说高考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现在的小升初、中考等一系列考试都要去拼,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就怕‘双减’政策落实不到位,致使有的人减,有的人没减,那岂不是让人更心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道。

  “要快乐也要成绩”

  有人担忧,当然也有人欢喜。调查中,也有不少家长认为在“双减”政策执行之后,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上兴趣班。记者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口中也了解到,“双减”以来,他们只在读书日时会感觉有一点辛苦,但到周末可以放松两天也非常开心,“以前每天都要学习,现在至少在周末可以痛痛快快地和同学们玩一会儿。”城区某小学的欣欣小朋友说道。

  孩子在休息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孩子认为这是件极好的事,家长也跟着孩子的时间提高了自己的效率,把本来堆在周末的事情分布在工作日完成了,周末也有空带着孩子去爬爬山,看看外面的风景,不仅开拓了视野也锻炼了身体。

  就读于周巷某小学的小鱼同学新学期中并没有选择在放学之后上托班,下午三点四十分一放学就被奶奶接回家写作业。小鱼的妈妈表示,孩子的自控力不够强,在学校里不一定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如果不完成作业,学校和补习班就会相互产生影响。“如果作业写完了,我们也就不约束她了,我觉得让孩子快乐成长更重要。”

  而同学校五年级的晨晨和四年级的壮壮,则与小鱼的选择不同,上完托班后才回到家学习或去参加补习班。晨晨妈妈告诉我们,怕孩子太辛苦就只在周五安排了一个补习班。“总体上我们家还是希望孩子快乐无忧地成长,但现在学校的作业有所减少,我们就怕作业太少了会让孩子变得懒散,所以只是适当地给孩子一点点压力,这样可以更好地督促孩子在快乐成长的同时成绩也不落下。”

  “静观其变做好自己”

  除去以上两种家长外,还有一小部分家长认为这个政策对孩子和自己的影响不大。这部分家长对孩子实施“快乐教育”,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压力,从小便没有给孩子报过补习班,只给孩子报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兴趣班。

  “我们基本上不会给孩子压力,在学习方面也属于放养状态,只要是把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再加上孩子自己想努力的心态,基本上也就够了。”就读于城区某小学三年级的航航爸爸说,不想再给孩子增加学校以外的压力了,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在学习成绩还可以的情况下,应该尽情地释放童年。在他看来,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可能“过于紧张”了,“我不认为补习时间越长的孩子成绩越好,也不认为成绩越好的孩子将来必定越有出息。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有一天,孩子自己想学习了,他肯定会去努力的。”航航爸爸认为,对孩子而言,主动学习和被动上补习班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我认为很多家长为孩子报这样那样的补习班,一是因为攀比心理,二是出于一种自我安慰,所以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吃这种无谓的苦。”

  同年级的拉拉也是如此,在“双减”政策实行之后,利用了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兴趣班的东西,并且有了更多的时间来练习。拉拉妈妈也认为孩子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但对她来说,孩子的抗压能力非常重要。她说:“这次‘双减’大家确实都很关注,我们家也在静观其变。但我认为,在生活或者学习中,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情绪上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她的负面情绪,与孩子平起平坐,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做一对开明自信的父母,我认为这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教育。”

  政策的实行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孩子的学习教育问题在家长口中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如何“教”?如何“育”?从这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宝爸宝妈们还需要时间去做更多的思考和适应。

  全媒体记者 杨贯 实习生 张米格

   责任编辑胡兴家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前7个月慈溪“415X”集群营收全省第一
“家门口的书房”打造精神共富新空间
我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起送
新浦家电内外贸一体逆势高增长
“恰遇金秋·周巷好物周”举行 本地“好...
双湖村一体化卫生室投用
网格员巧解“地界结”
酒后驾车也“接力” “患难夫妻”双获刑
“秋老虎”究竟猖狂到几时?
送医下基层 便民又暖心
全市318家学校食堂“体检”
暴雨“突袭”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
新华时评丨坚持主权平等是首要前提——...
重磅微视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向新而行|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
伟大精神丰碑永铸——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学习·知行丨总书记牵挂的“桃花源”开出...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习近平同列支敦士登摄政王储阿洛伊斯就...
习近平同瑞士联邦主席凯勒-祖特尔就中瑞...
心相近|“共同的宝贵财富”——美国史...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踏上红色土地|吕梁深处的抗战记忆
巧织停车网 畅通民生微循环
习言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
习言道丨面对“沉思的雅典娜”,习近平...
多彩海报丨美丽浙江新目标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