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一盘棋,合作一体化,融合一家亲。近日,经两地对口支援办牵线搭桥,我市建筑企业宁波皖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蚌埠市登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为8000万元的合作项目,为甬蚌合作帮扶翻开了产业投资合作的慈溪新篇章。
“项目的签约既是两地合作帮扶新征程硕果的体现,更是我对两个‘家乡’牵手,展现桑梓情怀的回馈。”作为该项目的投资方,慈溪市安徽商会副会长刘德林感慨万千。据了解,2022年是宁波和蚌埠开展结对合作的第一年,也是慈溪和禹会牵手结亲的开局年,为进一步推进两地在产业、科技、消费等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慈溪市对口支援办联合赴禹挂职干部团队,积极牵线两地对口职能部门开展基层结对合作和走访交流,并发挥慈溪安徽商会资源人脉优势,启动“两地一家亲、桑梓关爱行”活动,通过织密信息交流网和人才项目库,加深两地情感的互联互通和产业的对接合作。在此契机下,首个产业投资合作项目应运而生。
2021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两地进入了合作蜜月期。自去年5月禹会区党政代表团来慈溪考察以来,双方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友好协商、协作共赢”的原则,深化在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劳务消费等各领域的对接协作、取长补短,努力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去年12月,虽受疫情影响,慈禹两地还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了高层互访交流,宣介了城市品牌,并在教育、医疗、商会等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步推动禹会农特产品拓展慈溪市场,实现消费帮扶50余万元。此外,我市教育局与禹会区教育体育局频频互动交流,并就双方教学研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等合作进行交流研究。去年11月,文锦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进行现场签约,两校结成教育对口协作关系。目前,两校利用“互联网+”技术,采取以线上为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教育管理、师资培养、教学研究、课堂改革、特色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
禹会区拥有国家级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的重要承载区,辖区内有一批诸如中粮、凯盛等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我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是宁波市的工业强市。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发展定位,与禹会区都有诸多相似之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既凸显了甬蚌两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版图的战略地位,也是拓展慈溪、禹会发展空间的务实举措。”慈溪赴禹会区挂职干部陆挺和杜成勇表示。在他们和两地科技局的牵线下,目前已促成慈溪长三角智能能源汽车双创产业中心、慈溪市浙科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禹会区开展产业科研合作,在汽车零部件、金刚石材制造等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
下步,在长三角一体化趋势背景下,双方还将围绕合作共赢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全领域、多层次的无缝衔接及合作,唱好“双城记”,打好“合作牌”。
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顾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