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着自己研发制造的亚运火炬参加传递活动是种怎样的体验?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第161棒火炬手俞瑜表示:心跳加速,激动,非常激动。
“从第161棒到第162棒,不到100米的传递之路,但每一步都代表着我们研发团队历时2年的研发攻坚。”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烹饪厨电产品线灶具技术研究部部长俞瑜告诉记者,在接到如此重要任务的这两年里,他带领团队相继完成了亚运“薪火”、亚残运“桂冠”双火炬及全套延展物资项目的技术攻关。
火炬“薪火”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象征物之一。记者了解到,火炬研发制造历经两年时间,技术团队由五支队伍组成,分别专门负责火炬结构设计、工艺处理、产品测试、生产制造、品质把控的工作。为了确保火炬燃烧的稳定性,团队围绕自主研发的直喷火稳焰技术、密簇网燃烧技术、大孔导流防雨技术、双射流混合技术四大燃烧技术,开展了燃烧系统专项突破。为使火炬能够保证在多种复杂天气环境下长时间燃烧,俞瑜带领团队从根源上实现火焰美观和防风防雨性的最强化,确保火焰在8级暴风和大雨状态下能够持续燃烧且火种清晰可见,在抗风、耐高温等方面刷新多项纪录。
作为一名技术“大拿”,火炬传递完成后,俞瑜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火炬传递的技术保障工作中。
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鲁奕呈 通讯员 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