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市级、镇级比赛,小到校园联赛、街头斗牛,篮球运动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刚结束的暑假里,经常可以看到三五少年抱着篮球在烈日下挥汗如雨。体育中心、锐邦、东奥、壹号等篮球场馆内一到晚上也往往是“一场难求”。
记者走进位于我市青少年宫路旁的锐邦室内球馆,一场以小区名义战斗的篮球赛正在开打。伴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和观众们的加油声,整场比赛高潮迭起、扣人心弦,场边观战的选手们也情绪高涨、齐声呐喊,不时为比赛队员加油助威。经过淘汰赛、单循环赛的对决,这场比赛诞生了获得前三名的队伍,球员们互相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获胜队伍也获得了提前准备好的奖品。
“每天加起来差不多训练2个小时,基本每周也会和小区篮球队的队友集训,这是保持运动状态的关键。”市民岑洪泽年近40,是一名公司职工,同时也是自家金地鸿悦小区队伍的首发大前锋。由于体形较为强壮,队友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大壮”。“读书的时候特别喜欢篮球,科比、麦迪、哈达威都是我的偶像,随着年龄变大为了保持体重也为了热爱,并没有丢掉这个爱好。”大壮向记者分享了他的“篮球经”:每天早晨6点外出跑步,练习交叉步、运球上篮,并投篮200次;每天做2组原地起跳训练,每组100下。为增强上肢力量,他还坚持举哑铃。
篮球运动是相对激烈的运动,上了年纪如何避免受伤?大壮结合自身情况建议,要坚持适量原则,按照个人身体特点科学制订训练方案,掌握好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运动前,要热身20分钟,“摇头晃脑”、扭腰、伸胳膊、压腿等动作都有助于拉伸全身的关节、肌肉和韧带。上场后,要慢慢加速,避免运动创伤。运动后,要注意拉伸和保暖,这样可减少肌肉酸痛,缩短身体恢复的时间。
作为“叔叔辈”的球员,大壮始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以争取上场能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如今,家门口的篮球场越来越多,设施越来越完善,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会一直打下去,也欢迎更多叔叔辈的朋友加入,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他说。
“爸爸,我也要打球!”比赛结束,球场边观看比赛的孩子们都冲进球场,大壮的儿子也在其中,他向爸爸表示祝贺并要求和其他孩子也打一场“正规比赛”。“虽然天气比较热,孩子出了一身汗,但这比在家里吹空调玩手机看电视有意义多了。”大壮兴奋地说道,在自己耳濡目染下,孩子也爱上了篮球这项运动,篮球不仅增强孩子体质,让他们享受一个健康、快乐的课余时光,更能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全媒体记者 袁哲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