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家住浒山街道的黄奶奶今年78岁,患有多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前几日,清晨起来服药时,黄奶奶随手拿起桌上的白色药瓶,倒出一颗“降压药”吃了下去。
没成想,服药后肚子立即“翻江倒海”,出现胃胀、胃痛的情况。感觉不大对劲,黄奶奶连忙拿起药瓶,一看竟然是之前备着消毒用的泡腾片。于是,连忙叫儿子将自己送往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六院院区。
接诊的是急诊科主任王杰赞,了解患者情况后,立即为黄奶奶开展急救。催吐、补液、利尿……由于误服量较少,加上抢救及时,经过数个小时的治疗和观察,黄奶奶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出院回家休养。
在生活中,误服药物的人群主要是儿童和老年人。王医生表示,在急诊中,曾多次遇到中老年患者由于不识字或者视力原因导致误服的情况。他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儿童的。
“从家庭药箱管理角度来说,随手乱放药物、内服药和外用药不加区分等做法容易导致药物误服。”王医生建议,家庭药箱的药品需要分门别类存放: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分开;一些特殊剂型的药物需单独贴标签警示,比如泡腾片、外用药等;供吸入的胶囊要和吸入装置放一起;服用药物过多的老年人,可以使用七日药盒来放置每日所需的口服药物,每周整理充实一次药盒里的药物即可。
家里有小孩的,家庭药箱的管理首先要记住的关键字是:高而远。高高在上,让孩子不容易拿到;药柜加锁,远离孩子视线。家长还应注意,不要在两次服药期间,将药物随手放于床头、餐桌、背包等孩子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此外,还需要注意药品有效期,每季度整理一次药箱,将过期药品清除。
一旦误服药物,危害将是各种各样。比如误服降压药可导致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引发循环衰竭导致死亡;误服外用的高锰酸钾片,其强烈的腐蚀性会让口腔黏膜出现烧灼性刺激,损害咽喉和消化道,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坏死等;泡腾片直接口服后会迅速吸收口腔内水分,溶解后在咽喉处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局部刺激和窒息。
王医生提醒,如果误服了剧毒药、大剂量安眠药、具有腐蚀性的药物等,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如果情况紧急,来不及送医院,必须迅速催吐,然后喝大量清水反复催吐洗胃。前往医院救治时,要带上误服的药物或者呕吐物,便于医生根据误服药物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徐吉芳 徐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