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近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采取八项措施全力提升城市气象服务能力,力争到2025年,我市的气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气象核心能力明显增强,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公共服务等领域水平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到203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居全国县级前列。
根据《意见》,我市将重点提升立体精密监测能力,通过建设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毫米波云雷达、激光气溶胶雷达等先进立体观测设备,更新迭代加密地面监测站网等手段;构建精准预报技术应用体系,依托上级气象部门的“快算”“快报”“快发”等核心技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值预报产品本地化解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守卫城市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我市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并逐步融入“141”基层治理体系、未来乡村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灾害预警机制,强化极端灾害性天气“吹哨叫应”制度,建立健全绿色通道、权威媒体和农村应急广播等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靶向发布机制。
服务农业生产,努力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我市将统筹推进“一县N品”农业特色气象服务,聚焦粮食稳产保供、特色农产品优质高产,打造伴随式气象服务新模式。推进“数字乡村”“未来乡村”的气象保障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气象+”赋能产业工作,开展翠屏山北麓以东横河区域为重点的内涝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提升慈溪污染天气的监测预警技术水平,推进“浙江省乡村氧吧”等气候品牌的创建,努力增强重点领域“一业一策”与生态文明气象服务。
根据《意见》,我市还将推进优质公共气象服务共享,聚焦公众“衣食住行、康养旅游”等气象服务需求,构建“智能预报+服务”业务,建设与完善“慈溪智慧气象”的浙里办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同时,推进气象数字化改革,打造典型场景应用。全媒体记者 景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