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不甘平庸的江西小伙邓冬寿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背井离乡来到慈溪求职创业,书写了一段从叉车司机到企业家的逆袭故事——
草根起步
平凡岗位暗藏鸿鹄志
初到慈溪,他来到宁波万腾化纤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叉车司机。彼时的他,每日驾驶着叉车在厂区狭窄的通道间来回穿梭,机械地重复着装货卸货工作,单调而枯燥。然而,邓冬寿的内心深处始终燃烧着一团不甘平庸的火焰,他的目光从未仅仅局限于眼前这一方小小的驾驶座。
四年后,中国入世在即,邓冬寿敏锐捕捉到民营经济的机遇。1997年深秋,他辞去稳定工作,用全部积蓄购置了两台二手冲床,开启了创业生涯。那时,他既是老板又是工人,既是销售员又是搬运工。为赶制一笔急单,他连续三天三夜守在机器旁,靠冷水洗脸提神,饿了啃几口硬馒头。回忆起这段经历,邓冬寿笑着说道:“那时候年轻,总觉得咬咬牙就能挺过去。”正是这种坚持,让他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与城共生
慈溪沃土孕育企业蝶变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了2007年,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的邓冬寿迎来了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慈溪坎墩佳龙五金厂正式成立,他的创业之路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谈及慈溪这片土地对企业发展的鼎力助力,邓冬寿的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他直言:“慈溪的产业氛围太重要了,周边配套齐全,上下游沟通顺畅,给我们节省不少成本,让企业成长少走弯路。”他兴致勃勃地分享了一个故事,有次生产线上突然缺个关键零部件,若不能及时补上,整个生产线将陷入停滞,损失不可估量。他试着联系慈溪本地供应商,对方当晚就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测绘,次日清晨便将定制件送达。提起这事,邓冬寿至今仍十分感慨,“在慈溪,大家就像是一个紧密协作的大家庭,彼此帮衬,共同成长。”
如今,佳龙五金已成为慈溪家电配件行业的标杆企业,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员工从初创时的寥寥数人发展到近200人。更令邓冬寿欣慰的是他们的小家庭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慈溪这个大家庭。周末闲暇时光,他喜欢逛逛慈溪的公园,看着绿意盎然的景致,感受着生活的惬意;尝尝本地的特色美食,软糯的年糕、鲜美的海鲜,每一口都饱含着慈溪的独特风味,让他沉醉其中。“这儿早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家人也习惯了这儿的生活节奏。孩子在慈溪上学,交了不少本地朋友,一口慈溪话说得那叫一个溜,有时候我都自愧不如。”
创新致远
以变革致敬时代馈赠
谈及成功秘诀,邓冬寿目光深邃,语气坚定:“创新不能停,市场瞬息万变,只有不断投入研发、改造设备,才能站稳脚跟。”去年,公司投入了一笔可观的资金用于研发新技术,邓冬寿和他的研发团队日夜奋战在实验室和车间,反复试验、优化方案,寻找突破点。终于,新产品上市,宛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激起千层浪,订单像雪片一样纷纷飞来,公司上下一片忙碌,但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展望未来,邓冬寿说道:“是慈溪这片包容开放的土地成就了我,我肯定要回报这片土地。继续带着团队往前冲,把企业做大做强,也多为社会做点事,希望能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慈溪追梦,一起共创美好。”
在邓冬寿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慈溪人的拼搏与担当,他们如同繁星点点,汇聚在慈溪这片浩瀚夜空,与这座城市相互依偎、相互成就,向着更加璀璨的明天,大步前行。
全媒体记者 张平 成佳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