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跑这条路,今天发现一路过来都是绿灯,不用一直刹车油门地换,体验感很好。”昨天上午10点多,市民吴先生驾驶着车辆从市人民医院驶出,拐进新城大道一路向北,原想着会堵车,结果一路绿灯过了多个路口。用吴先生的话说,一路畅通的感觉“非常丝滑”,没想到在车流量这么多的城区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出行体验。
吴先生所行驶的这条交通绿波带全长4.5公里,从新城大道明州路口一直延伸至前应路口,共经过10个路口,是我市目前最长的交通绿波带。近两年,受道路流量变化大等因素影响,有时会出现路口信号配时与实际车流量不匹配、或者因为缺少协调连续遇到红灯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交警大队在推进道路交通“治堵、治乱、治患”全域行动中,打破原有模式,精准分析每个路口不同时段的车流特点,根据实时路况对信号灯进行数智化调控,同时在流量变化大的路口设置可变车道,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灵活调整车道方向,进一步提升绿波通行效率。记者实地体验了一番,上午9点12分从明州路口出发,保持45码的平均车速开车至前应路口,仅用了不到7分钟的时间。
和吴先生一样,很多市民如今在城区开车时,都能体验到这种“丝滑”出行。除了绿波带和可变车道外,交警大队还对路口实施了精细化渠道改造。位于我市中心城区的浒崇公路(吉祥路-北三环)路段,也是一段绿波带,路段全长1.7公里,前段时间,交警大队根据路口的流量情况,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该路段6个路口进行了集中渠化改造,将原本进出口的中央绿化带拆除后安装了低矮的隔离栏,并增设左转专用道,一方面拓宽司机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左转、右转与直行的交通冲突,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我市已建成绿波路段55条,涉及220个路口,总长度达到94.2公里。并建设可变车道指示牌31块,包含25个路口,可根据车流情况进行智能控制。”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胡金佳介绍,我市道路上还有许多“加速度”:近段时间,在新城大道三北大街路口增设右转弯红灯,以此来缓解右转车辆与直行车辆的冲突;同时,还配套增设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提供更加便捷的通行环境。一套组合拳下来,道路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升,市民的出行体验感也更上一层楼。
全媒体记者 杨昀 通讯员 胡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