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喧嚣的城市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默默坚守,用行动诠释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长河镇有一位理发小哥何丽成,大家都叫他阿成,他用他的故事,展示了越剧的魅力如何让他在忙碌与平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他也报名了“慈溪超有戏”2025金黄道地戏曲大会,想在舞台上一展风采。
“小时候,只要村里有戏曲演出,我就一定会去。”阿成对越剧的痴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份热爱非但没有减退,反而愈发强烈。即便工作后,他也会坐两三个小时的车,从老家湖州德清专程赶到杭州,只为观看一场心仪已久的越剧表演。
“老师你好,我很喜欢越剧,但不会唱。”阿成回忆道,20岁那年,在杭州剧院观看演出,被俞祥老师演唱的《沙漠王子》选段深深吸引。演出结束后,鼓起勇气,到后台找到了老师,表达了自己对越剧的热爱。俞老师不仅耐心地听了他“跑调”的尝试,还鼓励他说“你可以的”。
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阿成和俞老师一直保持联系,聊工作、聊越剧、聊人生,两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第一次来慈溪玩了两天,我就下定决心要来这里发展。”阿成说道,来到慈溪,接触了更多的戏曲爱好者,让他迷恋上了这个地方,决定扎根慈溪。
刚来慈溪,每次俞老师有演出,都可以看到阿成在幕后忙碌的身影,拿东西,帮忙做造型,乐此不疲。阿成说:“他们在练习或走台时,我就会跟着听,默默学习,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21年如一日,如今的阿成已经从一个对越剧一知半解的观众,逐渐成长为能在舞台上自信表演的“半个行家”。
“起初因为嗓音沙哑,更倾向于模仿老生、老旦的角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掌握了多个流派的特点。”从《红楼梦》的细腻柔情,到《碧玉簪》的哀怨缠绵,再到《沙漠王子》的慷慨激昂,阿成都能信手拈来。在公园里,在西湖边,只要有人放越剧,阿成就会加入其中,与人共唱,享受着这份来自心底的快乐。
在慈溪,阿成已经是三家理发店的店长,工作繁忙,但越剧成了他减压的良方。店里的顾客中,有八成都是越剧迷,经常一起讨论戏曲方面的话题,小小的理发店成了他们交流越剧情怀的小天地。对于这次报名参加“慈溪超有戏”,阿成表示非常期待,希望能有不错的表现,结识更多的票友,丰富自己的戏曲生活。
全媒体记者 李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