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闹的坎墩街道坎墩街上,有这么一间不起眼的理发店,屋子低矮装潢简陋,但每天时常有顾客进进出出,期间不时传来爽朗的欢笑声。现年81岁的老人周银焕便是这家理发店的店主,他耳聪目明,数十年如一日地服务着周边村民,为他们修了无数个边幅,其精湛的理发手艺和热情的贴心服务受到了进店顾客的一致好评。
近日,记者来到这家理发店,发现这家店的经营场所只是一间15平方米左右的屋子,一把富有年代感的老式理发椅赫然立在屋子中间,一面硕大的镜子下摆放着一张老式桌子,桌上放置着各种理发工具。此时,周银焕正在为一位顾客理着发,屋内的凳子上和门口的沙发上坐满了人,他们有说有笑地聊着天,等着理发。
和如今层出不同的理发服务不同,周银焕的理发店不提供焗油、烫发、按摩等服务,提供的还是传统的剃头服务,洗头、理发、修面、刮胡须、刮眼睑……这一套理发流程一直沿用至今。店里的理发工具,除了吹风机和轧发刀是带电的,其他都是手动的老物件。
说起数十年如一日,那是一点也不吹嘘。周银焕回忆说,他从13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理发,此后子承父业在坎墩当地开店理发,至今已经整整68年。这些年来,周银焕坚持每天早起生火烧煤饼炉,一直要忙到傍晚才停止营业。“以前忙的时候要开到晚上,现在年纪大了,手脚也慢了一些,但只要理得动,就会继续为村民提供理发服务。”
为了让顾客有地方聊天休息,周银焕在屋内、门口增设了椅子、沙发,还特别准备了棋盘。一旁,周银焕一边理着发一边笑着说,这些顾客都是老朋友了,年纪也普遍比较大,有这么一个小地方聚聚,真的挺好的。“这里就像一个小型老年活动室,成了大伙茶余饭后聊天的好去处。”人群中,有人这样说道。
周银焕的理发手艺得到众人肯定,不仅在于他的高超技巧,更在于他对每一位老顾客的尊重和用心,因此来他店里理发的人大多是回头客,不少还是从小理到老的忠实“粉丝”。71岁的沈大爷说,每次剃头修面,老周都会细心服务好,不仅理发手艺好,而且价格也实惠,差不多每隔二十多天就会来一次,有时没事也会过来聊下天,大伙都喜欢到这里来理发。
“退休工资也有,生活一点也不成问题,虽然早已过了退休年纪,但就是闲不下来,怕没事做在家无聊。”周银焕说,现在有顾客来就理发,没顾客就在店里聊聊天,就连过年也是不闭店的,因为春节的时候人多,村民们也喜欢来唠嗑,这样的晚年生活很充实,能为村民理一辈子发感到很自豪。说完,周银焕便转身去打水,准备为顾客洗头。
店内,微弱的灯光映照在老人脸上,他的眼神显得既深邃又具温情,可能这就是他对理发这一行的热爱和执着吧。全媒体记者 戎志虎 通讯员 吕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