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无人机”巡检大棚杨梅
匡堰因地制宜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5-03-27 10:50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温柔地洒在匡堰镇的田野上时,迪锋杨梅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基地内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负责人戚迪锋手持遥控器,轻轻一点,一架轻巧的“无人机”腾空而起,迅速穿梭于大棚之间,开始了半小时的“高科技巡检”。屏幕上,每一个大棚的薄膜状态清晰可见,哪里需要维护,哪里需要调整,一目了然。

  “以前,这三个大棚基地分散在三座不同的山上,总面积超过20亩,我每天都要走一遍,检查薄膜是否完好,这项工作耗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戚迪锋站在山顶,眺望着远处的山峦,“但自从今年年初开始尝试使用穿越机进行巡检,一切都变得不同了。现在,我只需坐在管理房里,就能通过屏幕清晰地看到大棚的实时状况,甚至远程操控手机智能系统升降窗户,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戚迪锋的这一创新尝试,正是匡堰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3700亩粮食种植面积和1100余亩油菜种植面积憧憬着粮油双丰收。同时,抛荒地整治持续推进,更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弗雷农场的开放,为匡堰镇的生态种植树立了典范。280亩的种植基地上,有机耕种和绿色环保的病害防治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更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这里,成为了市民体验田园生活的乐园,更是生态种植的示范窗口。

  农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在迪锋杨梅合作社、戚源杨梅等行业龙头的示范引领下,匡堰杨梅“共富工坊”联盟应运而生,进一步放大了“致富果”的强村富农效能。去年,通过覆盖采摘、销售、储藏、加工全环节的助农强农产业链条,超1500户梅农实现了增收。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下转4版)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陈颖俊

   责任编辑陈旭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中国蓝观察丨炫“十八般武艺” 机器人在...
政策面对面:涉企行政检查,浙江如何规范?
五方面新举措上线,浙江严格规范涉企行...
刘捷在省国资委调研时强调 发挥国有企业...
刘捷在全省民政会议上强调 以民政事业高...
一见·这两次与企业家交流,有一些相同的...
竖屏微视频|卫星瞰“千年之城”雄安的...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
第一视点丨打造一流强港 锻造“硬核”力量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北京全力打造国际...
壹视界·任仲平文章解读|作风问题本质上...
潮评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抓常、抓细、抓长
消费进行时丨“体重管理”带火“瘦身经...
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百万,背后是...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总数第一,背后...
跟着总书记足迹瞰“未来之城”
学习笔记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时政新闻眼丨从一场座谈到一场会见,总...
悠悠青团香 浓浓邻里情
液化气使用情况安全大排查
万树梨花开 剪枝修条忙
81岁剃头匠一干就是一辈子
深夜两车追尾 消防破拆解围
小伙遗落现金 银行暖心归还
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四时图鉴”展示胜山之美
掌起戏韵流花探春记上演
亚飞心盾反诈公益园落成
“无废商圈”主题活动重塑商圈新生态
“群治分”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