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业竞争激烈的毕业季,拥有一技之长的技工院校学生到底有多“受宠”?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近日,在慈溪技师学院举行的春季校园招聘会上,来自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70余家优质名企,携2600余岗位进校“抢人”,吸引了800余名应届毕业生参加,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20人次,岗位供需比达到1:4,这意味着,平均每位学生可匹配4个以上岗位,技能人才的就业一片火热。
此次招聘会上,除方太、福尔达等校企合作“老面孔”外,还新增了不少新兴产业头部企业,部分企业还推出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前沿岗位。随着产业转型不断升级,不少企业对于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如“工业机器人+视觉检测”“智能制造+数据分析”等交叉技术岗位数量与往年相比大幅提升,“懂技术、能创新、适应数字化转型”成为不少企业的招聘标准。
记者从招聘会了解到,技术类岗位平均起薪突破7500元/月,设备运维师等紧缺岗位年薪普遍超15万元。面对企业的高薪厚礼,学生们却显得颇为“淡定”。19电气1班的黄恩毅将于今年6月毕业,此次招聘会,他在公牛集团等4家企业留下了简历。“他们都对我很满意,都开出了不错的条件。”黄恩毅说。
“我们每年春季都会来到技师学院招聘,学校毕业生太抢手,需要提前一年预定,来晚了就抢不到人了!”这是现场不少制造业、装备业企业人事专员发出的感慨。公牛集团人力资源专员孔祥程告诉记者,进学校招人能够最直接、高效地匹配到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此次招聘会现场,他们收到了三四十份学生简历,但距离预期还相差较远。
“技工院校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式,依据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开发技能人才培养标准,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此次招聘会上,有73%的企业与学院共建‘订单班’‘双导师制’等培养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学校通过产教协同精准育人,学生带技上岗成为众多企业眼中的香饽饽。”谈及技工院校学生在就业市场受热捧的原因,慈溪技师学院副校长施俊杰如是“解码”。
随着产业转型不断升级,新旧职业正在交替,在离市场前沿最近的技工院校,新老专业变更也同步上演。近年来,慈溪技师学院紧跟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新增“人工智能应用”“工业机器人与无人机”等专业方向,构建“实训—研发—就业”一体化培养链。未来,学院将深化“双元制”教学模式改革,助力更多学生实现“一技傍身,择业无忧”的高质量就业目标。
全媒体记者 陈佳玲 通讯员 杨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