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技赋能新农业。近日,在慈溪现代农业开发区的正大鹭创农场内的小番茄智能大棚里,无土栽培的串收小番茄长势喜人。
上午9点,记者走进正大鹭创农场的小番茄智能大棚,只见宽敞明亮的大棚里绿意盎然,一串串成熟的小番茄色泽鲜亮、圆润饱满。农场主丁冠均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智慧系统”,只见他在屏幕上按键一点,大棚的顶膜缓缓打开。
“通过手机上的屏幕操作,大棚内的顶膜、侧膜就会自动打开或者关闭,打开的角度也可以通过手机精准控制。”丁冠均说,安装的数字化智能应用监测设备,还可以24小时监测小番茄实时生长情况以及气象、虫情等数据。
“现在工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掐掉一些岔叶子,把发的岔芽摘掉,保证营养都输送到果子上。同时,对串行番茄进行疏果。”丁冠均向记者介绍,使用智能大棚最显著的优势就是省人力、方便管理,滴灌、双管道浇水,只要3分钟就可以浇灌一次。
记者了解到,目前农场这样用来种植串收小番茄的智能大棚占地10亩,大棚内小番茄全部采用蜜蜂授粉。智能化的种植,无土栽培,推动了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向“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大棚的四季果园。
“我们这个无土栽培的小番茄皮薄肉厚、鲜甜多汁,口感特别好。”丁冠均说道,因为这里的土地盐碱性太强,所以就改变传统种植方法,选用椰糠种植,无土栽培的小番茄口感更好。
“智能大棚不仅实现了无土栽培,还能智能化调节一年四季的温湿度。不管是在酷暑还是寒冬,只要棚内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左右,作物就可以长。这茬结束,下茬马上种,四季不停歇。”丁冠均笑着告诉记者,智能大棚里安装有暖气、保温膜和风机湿帘,春夏秋冬可以轻松控制棚内温度。
据了解,目前正大鹭创农场的智慧大棚种有浙樱粉一号、青口蜜、红串串、黄串串四个品种的小番茄。智慧大棚打造的四季果园,打破了传统农业受季节和气候限制的局面,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产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全媒体记者 李珍燕 通讯员 朱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