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近期,新浦镇乡音调解团顺利调处了一起因赔偿引发的纠纷。印证基层治理既需要法治“标尺”,也离不开乡情“黏合剂”。当现代治理智慧遇见传统文化基因,“乡音调解室”创新之举,正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文化力量。
该起纠纷的诱因是一安徽籍驾驶员在新胜路拉货时,不小心撞到了路边安徽籍人员的牛肉面馆,导致面馆墙面破损,所幸没有人员受伤。驾驶员报警后经交警现场处理,后由保险公司介入赔偿,但是保险公司只赔偿被撞倒墙面的维修费用,而墙面破裂导致牛肉面馆不能正常营业所造成的损失,要由司机个人赔偿,共计8000元钱。而货车司机则认为面馆店主要价太高,不符实际。双方争论不下,于是又选择报警。新浦派出所接警后到现场处置,经民警现场调处无果后按非警务类事件处置流程,把2名纠纷当事人带到了镇矛调中心进行调处。
乡音调解员何勇波接待了双方。他以安徽籍老乡的身份用方言与双方交谈,迅速打破了双方隔阂,营造了都是“同乡人”的亲近感。何勇波分别向双方了解情况后,耐心劝导面馆店主“司机也是不小心导致的事故,所幸没有人员受伤,已是大幸,不如双方坐下来协商如何降低损失”。考虑到双方来新浦时间都不长,何勇波帮忙联系上本地泥工师傅并带去现场查看,以尽快让餐饮店恢复正常营业。经过调处,最终驾驶员赔偿面馆店主损失1000元,双方握手言和,并对何勇波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
近年来,新浦镇发挥多元联动调解,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在镇矛调中心内设置乡音调解室,积极发挥14名乡音调解团成员作用,通过乡音传递的熟悉感和原生文化共鸣,将矛盾双方对立情绪转化为双方都认可的“人情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施天冲 王纯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