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下旬,观海卫镇四季果园的樱桃红了。近日,记者来到四季果园的樱桃基地,低矮的果树织成翡翠长廊,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三五游客正拎着篮子在园中采摘樱桃。
游客胡培明轻捻一颗“红妃”樱桃,果皮薄如蝉翼,透出琥珀色的糖心,汁水溅上指尖,她笑着举起竹篮:“现摘的果子带着太阳的温度,比超市冷柜里的鲜活十倍!”这片80亩的“樱桃秘境”,“五一”未至已迎客流小高峰。农场主叶宏年踩着沾泥的雨靴穿梭田间,手里攥着驱鸟的炮竹:“放一响能管半小时!咱不用防鸟网,怕伤着这些‘小邻居’。”
叶宏年弯腰托起一串樱桃,果皮透亮如红宝石。“普通樱桃糖度约15度,‘红妃’能冲到22度!”这位与土地打了18年交道的老农,如今成了“绿色科技派”——土壤水质经国家级检测认证,防虫用声波仪和诱捕器,施肥只选有机堆肥。
搬迁新址后,他果断淘汰短柄、黑珍珠等老品种,专攻“红妃”精品化路线。尽管首茬移栽产量仅3000斤,但每公斤120元的采摘价仍让亩产值突破万元,“五一”假期未至已预售七成。
果园深处,三五工人正弯腰除草,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在土层下悄然运作。叶宏年指向远处空地:“等大棚建好,樱桃能分批次成熟,采摘期从20天拉长到近两个月!”在他的构想中,未来,AI系统自动结算采摘重量,5G摄像头实时监测鸟类动态,让“放炮赶鸟”成为往事。
这并非空想——樱桃基地已计划引入温室环境智控系统。“我们要让樱桃从‘看天吃饭’变成‘按需成熟’,就像给四季装上了调控开关。”谈及未来,叶宏年信心满满。
全媒体记者 陈佳玲 实习生 黄雨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