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部门新闻

校企地协同发力 无人机助农开启新篇章
2025-05-08 14:22   稿源:慈溪日报

  近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芸济无人机学院师生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联合专业吊运团队走进匡堰镇,为当地杨梅种植大户开展无人机吊运化肥作业,以实际行动开启智慧农业新征程,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在戚家果蔬家庭农场的杨梅种植基地,多旋翼工业级无人机来回穿梭,将化肥精准运抵目的地。农户们看着高效作业的无人机,感慨道:“以往靠人力、畜力背肥上山要一整天,现在半小时就搞定,科技太有用了!”此次作业中,团队通过精准定位、载荷调试和飞行路径规划,成功克服了复杂地形对传统运输的限制,单次运载量达50-75公斤,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

  此次实践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需完成从参数计算、设备调试到实地飞行的全流程操作。2024级学生温家豪表示:“课本上的飞行力学公式变成了眼前的起飞指令,这种实战让我们对无人机的荷载控制和场景适配有了更深理解。”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BIM中心主任庄轲告诉记者,农业场景中风速突变、障碍物规避等真实挑战,是检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绝佳考场。

  作为全国首个面向土木工程专业设立无人机学院的高校,宁大科技学院紧扣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构建“理论-实操-场景化应用”三维课程体系,重点教授无人机飞行原理、结构设计及在工程测绘、灾害监测、农林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王婷介绍:“我们瞄准产业缺口,培养既懂工程又精通无人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次助农行动正是教学改革的实践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戚家果蔬家庭农场是残疾人共富基地。基地负责人戚迪锋表示:“此次无人机吊运化肥的探索,既能解决基地实际问题,又能减轻残疾劳动力压力。”

  据了解,宁大科技学院已与匡堰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未来杨梅采收期,团队将利用无人机进行果品吊运,通过加装恒温货箱、优化运输网络,减少采摘损耗,打通“枝头到冷链”的最后一公里,持续为农业生产赋能。

  全媒体记者 沈畅 通讯员 宋超

   责任编辑陈旭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美不胜收“桥城蓝”
“银发拾梦”公益活动
孩子近视进展快, 配什么眼镜好?
登革热——“咬”出来的麻烦!
小心“爆火”直播间背后藏猫腻
家门口的健康驿站,托起群众稳稳的“医”靠
这周末,慈溪有一场国家级桨板赛事
国资国企增资增信双提升
林坚率慈溪市党政代表团赴常山县学习考察
【央视快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全面推进...
习语|“中华民族是不畏强暴、自立自强...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新语|“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扩大高水平开放 拓...
【讲习所·中国与世界】中国四大倡议为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3500多位澳门人的选择——“这里也是新...
非洲官员赞叹:这本书中有“世界路线图”
“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
夜色中的 “金光大道”
九旬退役老兵连续四年为军训新生上“开...
去附海看日出品海鲜稻乡漫步 寻地道东海...
宗汉八大工程擘画“半城伴乡”新蓝图
我市落地多项公积金新政 首套首贷家庭最...
“小而美”舞台汇聚“家门口”的幸福
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慈溪市工作动员会召开
新华时评丨坚持以人为本是价值取向——...
学习卡丨如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