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镇街部门新闻

校企地协同发力 无人机助农开启新篇章
2025-05-08 14:22   稿源:慈溪日报

  近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芸济无人机学院师生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联合专业吊运团队走进匡堰镇,为当地杨梅种植大户开展无人机吊运化肥作业,以实际行动开启智慧农业新征程,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在戚家果蔬家庭农场的杨梅种植基地,多旋翼工业级无人机来回穿梭,将化肥精准运抵目的地。农户们看着高效作业的无人机,感慨道:“以往靠人力、畜力背肥上山要一整天,现在半小时就搞定,科技太有用了!”此次作业中,团队通过精准定位、载荷调试和飞行路径规划,成功克服了复杂地形对传统运输的限制,单次运载量达50-75公斤,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以上。

  此次实践对于参与项目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需完成从参数计算、设备调试到实地飞行的全流程操作。2024级学生温家豪表示:“课本上的飞行力学公式变成了眼前的起飞指令,这种实战让我们对无人机的荷载控制和场景适配有了更深理解。”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BIM中心主任庄轲告诉记者,农业场景中风速突变、障碍物规避等真实挑战,是检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绝佳考场。

  作为全国首个面向土木工程专业设立无人机学院的高校,宁大科技学院紧扣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构建“理论-实操-场景化应用”三维课程体系,重点教授无人机飞行原理、结构设计及在工程测绘、灾害监测、农林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王婷介绍:“我们瞄准产业缺口,培养既懂工程又精通无人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此次助农行动正是教学改革的实践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戚家果蔬家庭农场是残疾人共富基地。基地负责人戚迪锋表示:“此次无人机吊运化肥的探索,既能解决基地实际问题,又能减轻残疾劳动力压力。”

  据了解,宁大科技学院已与匡堰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未来杨梅采收期,团队将利用无人机进行果品吊运,通过加装恒温货箱、优化运输网络,减少采摘损耗,打通“枝头到冷链”的最后一公里,持续为农业生产赋能。

  全媒体记者 沈畅 通讯员 宋超

   责任编辑陈旭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条江,总书记始终牵挂
等你归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以加快农业农村现...
冲上热搜!这双膝盖,看疼千万网友……
浙江要把修飞机的生意做到200亿
中国蓝观察丨浙江服务如何答好“服务全...
多场重量级展会陆续登场 浙江激发消费新...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前8月浙江进出...
钱江观潮丨设计效率提升40倍,成本直降7...
“零距离”健康守护
货物洒落堵塞交通 消防员变身“搬运工”
公牛311万奖励宁大科院优秀教师
莫让“球瘾”变“赌瘾” 一男子组织赌球...
周末缓降温
900年古樟树长白蚁 网格员及时跟进处理
全市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农村新画卷
“家门口养老驿站”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
附海“新娘舅”队伍 给矛调注入温暖力量
慈溪秘色瓷年产值破5000万
新浦成为我市北部休闲运动基地
桥头文化赋能绘就乡村振兴的“诗与远方”
联播+|三日两信 见证中国开放决心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时政微观察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的中国担当
蓝媒热评丨“浙”里服务 向“智”而行
今年前8月浙江外贸出口增长7.7% “新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