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吹过匡堰镇的山岭,连绵的杨梅林翻滚如绿海,乌紫的果实沉甸甸压弯了枝头。正是杨梅飘红时,匡堰镇1.5万亩的杨梅林已缀满红宝石般的果实,万余吨的产量让空气中都弥漫着酸甜的诱惑。在这里,每一颗饱满的杨梅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撬动三产融合的支点——从枝头鲜果到创意美食,从生态采摘到文化体验,一颗杨梅串起了一条通往共富的产业链。
一颗杨梅的“七十二变”
匡堰的杨梅产业早已不满足于“靠天吃饭”。近3000户梅农与120余家合作社,在国家级示范社的引领下,将这片富硒土地上的红果玩出了新花样。杨梅季启动仪式上,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令人惊艳:青瓷案几旁,唐装仕女素手奉上的杨梅酥小巧精致;村咖吧台前,杨梅特调咖啡的香气缠绕着笑语。
杨梅豆花滑入喉间的清甜,杨梅汁沁入心脾的冰爽,古老的风雅与年轻的创意在舌尖奇妙交融。从鲜果销售到深加工产品矩阵,杨梅的价值链被不断拉伸,为梅农增收开辟新路,也让“匡堰杨梅”的金名片愈发闪亮。
梅香引客来,山水皆文章
杨梅的红,不仅染透了枝头,更点燃了匡堰的文旅热度。游客们沿着岗墩古道攀登慈溪之巅,在蹋脑岗饱览群山如黛;转身步入“楝树下”艺术村落,咖啡香气与非遗技艺在青砖黛瓦间流淌。累了便倚坐茶园观景台,一杯明前新茶映着满坡翠色,山风裹挟着若有若无的杨梅果香拂面而来。
杨梅更化身为文旅体验的灵魂。游客们钻进杨梅大棚亲手采撷,让指尖沾染紫红的浆汁;在“柬手作”体验坊,杨梅元素巧妙融入手工艺品,为旅途增添独特纪念。当十位“全球杨梅大使”接过“楝树下荣誉村民”证书,匡堰向世界发出邀约:三年杨梅采摘权、全生态体验券,让这些跨文化使者将“梅”好故事播撒向远方。
“梅瓷双绝”奏响振兴强音
匡堰之美,在于“梅瓷双绝”的千年唱和。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内,秘色瓷的翠色穿越时光,与当季杨梅的鲜红交相辉映。游客们亲手拉坯塑形,让青瓷的温润在掌心苏醒;草坪音乐会上,音符跳跃在湖光山色间,千年窑火淬炼的雅致与山野间的松弛在此刻共鸣。
这条融合之路越走越宽。沿山线农家乐里,“杨梅秘色宴”将地方风物化作盘中诗意;青瓷民宿“云素”中,唐宋风华触手可及;弗雷农场的亲子农耕、钓虾摘豆,让田园野趣滋养身心。杨梅与青瓷这对千年CP,在文旅的舞台上焕发出崭新魅力。
在匡堰,一颗杨梅的旅程,远不止于舌尖的酸甜。它串联起岗墩古道的晨雾、楝树下村咖的闲云、上林湖秘色瓷的千年釉光、弗雷农场的田野欢歌。农事体验是引子,文化底蕴是底色,山水田园是舞台,共同演绎出一场“以梅为媒”的文旅盛宴。当全球大使的镜头聚焦于此,匡堰正用它独特的“梅瓷双绝”密码,邀请每一位追寻诗与远方的旅人,来此解锁一份属于江南初夏的“梅”好图鉴。
全媒体记者 杨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