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6月30日上午,中共三北地委流动驻地旧址开馆仪式在匡堰镇倡隆村楝树下举行,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凝聚发展力量。
1942年9月,中共三北地委在匡堰镇楝树下设立流动驻地,历时三年,这里是所有流动驻地中驻扎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一处,领导三北军民开展多次重要抗日武装斗争,为浙东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展馆内,四个部分的展陈带领市民走进那段烽火岁月:从匡堰和楝树下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到中共三北地委的成立与驻地流动轨迹;从党组织建设、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到匡堰镇内50多处红色史迹分布,每一处都诉说着艰苦斗争的历史。
“旧址通过详实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包括多媒体和地图等,全面再现1942年到1945年间中共三北地委领导三北军民开展敌后抗战的重大历史事件。”匡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匡堰作为浙江省革命老区镇,修复开放旧址是对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也为党员群众和青少年提供了革命历史教育基地。
仪式上,匡堰镇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宁大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完成实践教学基地结对授牌,未来将通过校地合作,让青年学子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
“旧址以详实文史资料,记载了以王仲良为书记的地委在日伪顽夹击下立足三北、顽强斗争的历程,彰显了革命先辈牺牲精神,为人们重温党的峥嵘岁月、了解地方红色历史提供了好平台。”市新四军历史(革命老区发展促进)研究会会长吴武忠点赞匡堰镇为旧址修复开放所做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旧址正位于匡堰镇的楝树下艺术村落。旧址的开放,为艺术村落增添了红色文化底蕴,让这里形成“红色历史+艺术创作+乡村旅游”的模式,游客可在此感受乡村人文氛围的同时,接受红色教育,推动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助力。
作为匡堰镇“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教育宣传活动,该镇也启动了相关系列活动。未来,当地将以旧址为依托,开展青少年研学实践、红色主题展览等更多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人们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为建设共富共美现代化新慈溪凝聚动力。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陈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