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小暑时节,墙里菜场里,“水八仙”中的藕与藕带销售呈现“一热一冷”的鲜明对比。
“还有藕带吗?”上午10点刚过,市民王先生带着遗憾询问藕摊摊主陈女士。“今天的卖完了,想买得明天赶早。”陈女士解释道,每天带来的十几斤藕带,不到10点就售罄,受欢迎程度远超预期。与之形成反差的是藕的销量。陈女士坦言,往年日销几十甚至上百斤的藕,如今最多只能卖出三十斤。旁边蔬菜摊的李师傅也深有同感:“现在当季绿叶菜品种丰富,空心菜、丝瓜新鲜又实惠,不少顾客转而去买这些了。”
市民的选择印证了这一变化。爱吃藕的刘阿姨家里常做藕炖排骨汤,但夏日炎热让炖菜成了“麻烦事”,买藕量锐减。“前几天清炒的藕带,全家都爱吃,今天特地早来还是没买到。”刘阿姨惋惜地说。
“在慈溪,爱吃藕带的人很多。”一位专门种植藕带的摊主道出缘由。她种植5亩地专门培育藕带,每天循环采收十几斤。由于只有专门种植户才有售卖,藕带显得珍贵,尽管每斤25元的价格远超普通藕,市民仍愿为这份独特的鲜味买单。“藕带吃法多样,清炒、炒牛肉、凉拌、做泡椒藕带,风味独特,尝过的人大多喜欢。”摊主介绍。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就想尝尝季节的鲜。”经常采购的张先生道出不少市民心声,“藕带虽然贵点,但偶尔买些感受时令味道,值!”他细数着藕带的多样做法,回味不已。
从热销的藕带到遇冷的藕,菜场里的细微变化,不仅反映市民饮食偏好随季节流转,更体现了人们对时令滋味的珍视与追求。全媒体见习记者 单铖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