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新能源新赛道,时不我待揽商机开新局。位于慈溪滨海经济开发区慈工智创?滨海智能装备产业园新能源产业企业——硅翔技术(宁波)有限公司,今年国庆、中秋双节不停休、赶订单,千方百计满足零跑、吉利、小鹏、广汽等众多新能源汽车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客户节日保供交付的需求。
10月4日10时左右,当记者走进公司制造车间,各条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流水线上,300多名员工在蚀刻、贴膜、压合、冲型、SMT、点胶、CCS等7-8道大工序、30多道小工序上忙碌着……“我们只经过10月1日的短暂休整,从10月2日开始,600多名一线员工每天24小时全天候加班,高效优质保证交付!”据现场的硅翔项目负责人梁炎介绍,其年产1000万条FPC(柔性电路板)、600万条CCS(电池连接系统)生产线项目8月15日全面试生产,目前产值已突破1500万元/月,FPC日产量更提前突破2万件,大幅超越原定年底目标。按照当前发展态势,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预计将突破8-10亿元。
这家新能源产业企业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工作“高效服务”与“产业活力”的生动注脚: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从签约到试产仅用时4个月,以“超常规速度”刷新了我市新能源领域项目落地的纪录。“最初我们的投资目标在江苏镇江,最终选择慈溪,正是被当地政府务实的工作态度、高效的政务服务深深打动。”梁炎坦言,项目推进过程中,企业提出的专线供电需求,从申请到完成送电仅用了两个月,这一周期远低于行业平均六个月的水平,“正是这种‘加速度’,让我们得以提前投产,抢占了市场先机。”
政府服务效能、园区配套水平和区域产业链集聚度等叠加优势赋能硅翔项目等一批“绿新高”“大优强”项目“快速成长”。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滨海经济开发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主动出击、精准招商,一大批优质项目在这片投资热土上“落地生根、加速生长”:总投资4亿元的卓尔博年产500万台汽车电机零部件项目已正式投产,进入产能释放期;总投资10亿元的升泰铝业年产300万套新能源汽车新型铝合金项目,已顺利完成厂房主体结构建设;总投资21亿元的德业储能16GWh工商储生产线项目正紧锣密鼓加快建设,预计将很快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亮眼的数据,更直观展现我市的产业吸引力与发展潜力。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项目5个,总投资达42.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预计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工业总产值达到680亿元。随着更多重大项目的落地、上下游企业的加速集聚,不远的将来慈溪滨海开发区“万亩千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带将会从蓝图变为现实,为慈溪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的动能。
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