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秘制鸡翅、招牌牛肉干、招牌小龙虾……不知何时起,朋友圈悄然刮起了一股私厨风,只要你加对方微信订餐,各种不同的私房美食就会送上门来,有些私房菜还限定份数,销售非常火爆。不过,对于私房菜,食品安全、售后维权一直是食客们关心的问题。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微信朋友圈的各类食品,出现在了新办法的监管名单之中。这也意味着朋友圈售卖私房菜必须办证,都要在食品监管之下才能正常经营,对于食客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面对新规,不少喜欢网络订餐的食客表示欢迎,而商家对此则有喜有忧。
新规:微信“私房菜”也要办证了
在朋友圈里卖的私房菜种类多样,店主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企业员工,都以家庭形式推销自己的菜品。虽然店主承诺菜品绝对新鲜安全,不过这些私房菜售卖方之前有餐饮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等证件的少之又少。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4月发布的新的食品安全法中,第六十二条就有针对网络平台上无证送外卖的商家的规定。不过,在朋友圈卖食品不同于专门的网上销售平台,对这种行为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这次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网络食品经营的范围进行了界定:网络食品经营是指通过互联网销售食品(含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的经营活动。名单中,就有微信朋友圈的各类食品。办法的原文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凭证,未取得许可或备案凭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
此外,规定中还有这样一条内容:如果在微信卖食品的商家危害了消费者权益,第三方平台微信无法提供商家有效信息的情况下,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商家:监管有必要,但办证太麻烦
新规主要针对微信卖食品的商家,这些商家对今后卖私房菜需要办证和监管有什么看法呢?记者联系了几位出售微信私房菜的商家,但一听说是询问这个问题,这些做小本生意的商家都觉得很麻烦。
通过微信销售秘制小排、小龙虾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她的顾客大多是朋友介绍来的,自己没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对于办证和监管,她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必要,但是操作起来有很多麻烦,“我只是因为喜欢烹饪才跟朋友们分享美食,这并不是我的主业。而且每次做都很花精力,限量供应赚得也不多,如果真要办证了我可能就不在朋友圈卖了。”
在朋友圈售卖自制花酱果酱的杨小姐认为应该监管。她告诉记者,她在微信销售自制花酱果酱已经快半年左右,生意不好不坏。“办许可证肯定是有必要的,但我每个月收益也就几百块,朋友介绍的居多。若是一直做下去有一定规模了,肯定要办许可证,这样对买卖双方都好。”
食客:新规出台好,落实不容易
针对新规的出台,对于那些常在微信尝鲜的吃货来说,着实是一个好消息,但他们也有很多看法。市民吴女士是微信私房菜的忠实粉丝,“我已经在微信上买了好几次秘制小排,还有女儿爱吃的甜点,味道不错,能监管的话吃得就放心了。不过朋友圈私房菜都是口口相传的,因为是朋友推荐,很容易信赖。有一次买的自制泡椒凤爪我感觉分量比之前少了很多,也不好意思开口问,更别说无缘无故地问人家有没有许可证了。”
市民刘女士也力挺新规,但她觉得要落实新规并不容易。“朋友圈的私房菜应该不会出问题,买的人一般都不会问许可证等,大家都是这种心态。等到出问题了才会有人维权投诉,如果是熟人,可能有点小问题也就算了。而且微信私房菜大多没有实体店,监管部门要查也很费劲。虽说规则是有了,但要全部管起来还是够呛的。”■记者 杨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