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 初春,正是万物复苏时节。此时,慈溪大地,一条条经过生态治理的河道已初现旖旎风光:清澈河水在微风吹拂下,荡漾出一圈圈碧色涟漪;沿河两岸,绿树林立,倒映水中;景观步道依水而建,红男绿女漫步前行……
随着我市创卫工作的深入推进,一项项环保行动也在全市各地快速推进,清水、蓝天、治污三大行动,让慈溪天蓝、水清、空气清新的美丽家园渐渐“显山露水”。
据市环保局统计,到去年底,我市16个河网站位劣Ⅴ类水比例较2012年减少37.5个百分点,市域79条“河长制”河道Ⅴ类及以上水质比例提高到75%以上,基本实现消灭劣Ⅴ类目标;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较2012年下降34.6%、20.5%,降水酸雨率下降36.3个百分点,由重酸雨区转为非酸雨区;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排位由宁波大市倒数第2位上升到前3位,22项国家级生态市指标的达标率由2011年的63.6%上升到77.3%。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成浙江省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
“五水共治”让碧波重返江河。这些年,我市通过综合治水,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去年3月,我市捧回象征着全省“五水共治”最高荣誉的“大禹鼎”,治水成效令人惊叹。
从去年始,我市通过源头治水、工程治水、制度治水、统筹治水和全民治水,举全市之力打响了三年治水的决胜仗。涉水、涉酸行业和农业面源整治是源头治水的“重头戏”。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餐饮、美容(美发)、洗浴、洗车等四类涉水行业规范排水的专项整治,强化落实重点涉酸企业整治与监管,严厉打击新建、扩建和复养场。河道清淤、截污纳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项项治水工程正在全市扎实推进。如今,我市已全面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制,实现全市河道“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境内204条“三河”全部完成治理,基本消灭了“三河”,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并在全市形成了“十百千万”全民治水新格局。
为了让天空更蓝,治气举措一项紧跟一项。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了煤炭、扬尘、机动车、工业废气、焚烧等大气污染源综合治理工作,加强了建筑工地、工程车辆、道路的防尘措施,开展了秸秆、垃圾焚烧专项整治,启动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整治。5年来,建成中心城区禁燃区78.6平方公里,淘汰改造10蒸吨/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604台,建成投用机动车尾气检测站2家,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50余家,累计淘汰黄标车13995辆。同时,已累计投放清洁能源公交车268辆、出租车560辆,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
赢得一方净土,全方位的生态治理势在必行。5年来,我市铁腕重拳相继完成了六大重污染行业和合用场所整治,治污治患也治理了城市乱象。2012年,我市启动重污染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强势推进印染等六大重污染行业专项整治。2013年9月底,我市关停了全省最大的铜熔炼园区——新浦镇铜熔炼园区。到2014年8月,全市45家企业得到整治提升,130余家企业淘汰关停。2015年1月份,一场针对污染大、能耗高、安全隐患严重的合用场所专项整治拉开大幕。经过半年多奋战,全市2.2万多家合用场所全部完成验收销号。铁腕除“污”,让环境面貌靓丽升级。
从昔日江河黑臭到今天的清流回归,从昔日乌烟瘴气废气“横行”到如今空气日渐清新,从昔日重工业污染到现在整治纳管……多年潜心治理,正逐渐把慈溪扮靓成一个天蓝水清、云淡风清的美丽家园。■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杨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