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我市坚定不移深入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和宁波市“2070”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制定并实施慈溪市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传统块状经济和村镇工业集聚区“两项整治”为重要突破口,重塑制造业发展新空间,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再夺“浙江制造天工鼎”;今年1-10月市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宁波0.3个百分点;1-9月规上亩均税收同比增长5.2%。
聚力工业集聚区建设,重塑制造业发展空间,牵引制造业焕新重生,答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道“必答题”。我市“两项整治”模式列入2023年省经信厅“腾笼换鸟”典型案例,“新浦镇探索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新模式”入选省委组织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典型案例。宁波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创新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机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获宁波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亩均论英雄”改革获省级督查激励项目。1-10月,我市共整治提升块状企业1360家,24个改造区块完成改造面积579.76亩,盘活低效工业用地面积2603亩。
聚势产业空间重构,精心绘制“一张蓝图”。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加强与宁波工业集聚区规划的协同,启动编制慈溪市工业集聚区专项规划,对全市72个现状工业区块梳理整合,构筑“2.5个战略产业园+10个优势产业社区”新型工业集聚区空间体系,高标准打造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滨海经济开发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高水平建设智能家电高新园区,精心打造未来产业园、专精特新产业园等专业园、园中园,明确各集聚区主导产业定位,规划工业用地77.92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在规划工业区块内占比达84%,预计可新增用地2.4万亩,2023年“2070”工业集聚区内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86%。
聚焦产业质效重振,重塑工业用地“配置机制”。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我市出台工业用地管理制度,对项目准入、不动产登记、存量用地转让、退出等进行全过程全要素全闭环监管,存量增量一起抓,实施30年弹性供地制、项目容积率2.0以上。强化项目入园管控,重点保障百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优势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新增用地,今年新供地项目16个、用地673.5亩,计划总投资24.2亿元,入驻战略产业园面积比率达100%,今年审批过会项目19个,拟出让工业用地735亩,拟计划投资29.25亿元。
聚力产业存量重整,破旧立新强化“两项”整治。针对低小散乱污危历史存量大的现实挑战,我市下决心把传统块状经济、村镇工业集聚区“两项整治”作为突破载体,推动存量大起底、大治理、大提升。围绕亩均主要指标、低效企业整治、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形成“10+N”新型工业化指数晾晒和“两项整治”季度考核推进体系,今年块状行业累计整治提升1360家,D档企业出清110家,新进规企业11家;出台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提升“十条”、“十化三场景”工业示范区指南,深化“一镇一园”工业集聚区改造,推动“工业上楼”,
组织召开全市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暨腾笼换鸟现场推进会,对现状工业区块按照“保留提升、更新转型、腾挪退出”三种类型实施分类、分阶段整治提升,探索形成国资重建法、村级共富法等八种改造办法。今年以来全市共入库工业改造区块36个,在建改造区块15个,提容改造项目123个,盘活提升低效工业用地2603亩,完成改造提升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打造了新浦产业社区敦和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胜山产业社区日骋区块零星归宗改造项目等一批标志性示范项目,白沙路匡堰产业社区德瑞区块项目作为宁波唯一,列入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一批典型案例。
同时,强化载体建设,推进企业集聚。出台工业标准厂房项目准入管理指导意见,建立企业入园审核、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提高小微载体主导产业集聚度,加快高新区专精特新园、滨海蓝慧产业园、慈工智创滨海智能装备园、慈工智创桥头产业园等小微载体建设,承接优势传统产业搬迁改造项目,鼓励工业控制线外的优质企业入园集聚发展。今年我市排摸入库小微载体项目23个,在建项目9个,已竣工项目1个,新建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全媒体记者 鲁奕呈 通讯员 吴钢 高阳 屠缺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