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新城大道北路与北三环东路口西北角,彩旗飘扬、气氛热烈,全省稳进提质金融工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宁波分会场活动在此举行,这标志着宁波至慈溪市域(郊)铁路(以下简称“宁慈线”)新城大道站顺利实现节点开工。这也是宁慈线首个动工建设的站点。
宁慈线途经江北区、镇海区和慈溪市“两区一市”,是连接宁波主城与北部副城的骨干线路。随着宁慈线的开工建设,将加快形成宁波市域内30分钟、都市圈内部1小时交通圈,开启慈溪与宁波主城“同城通勤”新时代。
胜陆高架与中横线高架互通轮廓初现。 -摄影 全媒体记者 王烨江
构建都市区快捷“通勤圈”
宁慈线南起宁波市江北区孔浦站(与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孔浦站换乘),北止于慈溪市高铁站(与通苏嘉甬高铁换乘),线路全长约63.6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小时。共设车站13座,其中慈溪境内站点为慈溪高铁站、潮塘站、新城大道站、大学城站、观附站、观海卫站、掌起站、龙山站,沿线串联起城区的高铁板块、环创中心、科教园区以及东部乡镇。
目前正在施工的新城大道站位于城市主干道新城大道同北三环交叉路口,紧邻我市投资200多亿元打造的城市客厅“文化商务区”,高端商务楼宇、高品质住宅小区环伺,周边既有商气旺的爱琴海购物公园等商业地标,也有人气旺的明月湖文化公建群等文化地标。
“有了这条快速轨道,以后上班、回家就更方便了。”在环创中心创业十多年的宁波人卢先生满怀期望地说。这些年来,他的公司业务覆盖了慈溪、余姚、宁波主城区,早已习惯了平时在慈上班,周末回宁波主城区陪伴家人。从走329国道往返,到上胜陆高架,如今即将迎来宁慈线城际轻轨,“缩短的是路上花费的时间,拉近的是两地人的心。”他认为,宁波主城区同慈溪“同城时代”的加快到来,不光可以让工作更高效、生活更便捷,还可以为青年追逐梦想提供更多可能。
慈溪交通在几十年间飞速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转型。被称为“百里长街”的老329国道,曾是慈溪对外交通的标志性公路,它横贯周巷、浒山、观海卫、掌起等地,使得“货畅其流、人便其行”,为我市县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基础保障。2008年5月1日,南起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成为浙江连接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黄金通道”,慈溪也因此进入“大桥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方阵前列。到“十三五”末,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34公里,路网密度达120公里/百平方公里,与此同时,铁路与轨道、枢纽场站、水运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也持续推进。2021年12月,胜陆公路全线通车,慈溪、余姚、杭州湾新区“两市一区”正式步入30分钟交通圈,开启“同城时代”,区域经济也进一步融通。
今年杨梅节期间,自驾到横河、匡堰等地观光采摘的长三角游客更多了。对于横河镇梅园村村民来说,胜陆公路通到“家门口”,不仅有助于降低杨梅运输的物流成本,还可以吸引更多客流,带动农家乐和民宿的发展。“农户增收方式更多了,村庄发展更有底气了。”村党总支书记表示。
如果说,杭州湾跨海大桥、胜陆公路见证了慈溪地区生产总值从500亿跨入2000亿级;那么眼下,随着宁波前湾新区通用航空机场开工,浒运公路、中横线快速路(一期)、杭甬高速复线慈溪段工程、新浦东互通连接线及服务区建设稳步推进,通苏嘉甬高铁建设指日可待,“新大桥”将成为慈溪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量,开启沪、杭、甬三大都市经济圈“同城时代”,有力推动慈溪从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的华丽转型。
下好长三角一体化“先手棋”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以“强核”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7月下旬,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22-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我省国家高速公路由18条增加至22条,普通国道由15条增加至19条,总规划里程超过1万公里,其中多条规划公路涉及慈溪:如新增高速公路G1531上海-慈溪高速(规划沪甬通道),打通普通国道G228(丹东-东兴)等。
据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汪东杰介绍,本次《规划》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把全省人民企盼多年的沪甬、沪舟甬两大跨海通道等纳入此次国家规划,将全面助推浙江与沪苏皖赣闽等相邻省(市)路网高效衔接,加快实现杭州至地级市、地级市至所辖县(市)、城市主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到2025年,浙江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将达到95%以上。
慈溪地处杭州湾南岸,东离宁波60公里、北距上海148公里、西至杭州138公里,处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我省“四大建设”和宁波都市圈规划重叠区,是浙江、宁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头部队”,同时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的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之一,剑指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和技术服务中心。
然而,与主城区人口规模超过100万、区域常住人口近200万,地区生产总值超2000亿元、12家A股上市企业总市值超1600亿元的“大城市”规模相比,慈溪目前的综合交通仍以公路运输为主,与上海、杭州、宁波都市区之间的重要连接通道只有杭州湾跨海大桥、沈海高速和胜陆公路—杭甬高速,不利于承接三大都市圈产业和人口外溢资源,阻碍了进一步汇聚人流物流和优化资源配置,滞缓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和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金南翼打造。
对此,我市在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锚定“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桥头堡·高品质交通发展典范之城”的目标总定位,对外着力构建与沪、杭、苏、甬半小时交通圈,对内形成市域“123”交通圈,即基本实现所有镇(街道)10分钟上高速(高架)、中心城区与前湾新区20分钟全辐射、市域各城镇节点间30分钟通达,加快打造海陆空“立体化”、沪杭甬“同城化”、全市域“一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具体来说,对外,要全面优化接沪、融甬、联杭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推进杭绍甬高速、通苏嘉甬铁路、余慈东西向高速建设,深入谋划沪甬城际、杭甬城际、环杭州湾南岸货运铁路等项目前期,力争到2025年,慈溪与上海、宁波之间基本形成高铁高速双通道格局,与杭州之间直连高速通道落成,成为长三角金南翼交通节点城市。
以慈溪高铁站为核心,打造宁波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到2025年,基本实现与宁波北翼(慈溪、余姚、前湾新区)三地间的“半小时交通服务圈”。要加快推进宁慈线、G228建设,加速谋划宁波大道、东海大道,切实加强宁波北翼三地与主城区的融合发展,助力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对内,要聚焦打造宁波都市区北部副城中心,以新城大道-浒运公路交通廊道为基础,打造市、区融合城市拓展南北轴带,围绕宁波-慈溪市域(郊)铁路规划布局和老329国道综合整治,打造融入宁波城镇集聚东西轴带。同时要补上短板,加快推进宁波前湾新区通用机场、慈溪杭州湾港区一期建设,谋划杭甬运河复线,满足宁波北翼物流海运和通航需求。
预计明年,宁波北部交通枢纽及综合配套项目(青少年宫路北延、城市北环线)将开工建设,G228(庵东-梨洲)慈溪段工程、中横线快速路(二期)等正在积极推进中。
他山之石:交通引领高质量发展
2018年问鼎“浙江经济第一区”,2021年成为浙江首个GDP突破3000亿元的区(县、市),杭州市余杭区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不断争先进位的?融杭接沪,以高质量交通引领支撑区域一体化发展。
余杭区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交汇处,地处长三角城市群南翼、大杭州都市圈中心,是杭州主城通往成都、合肥、南京等方向联系的必经之地。
“十三五”时期,交通建设投资占到余杭区全社会资产投资20%,公路、铁路、轨道、水运、枢纽场站等各种交通方式发展迅速,逐步建立起交通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对外,余杭区借力长三角地区交通大发展机遇,形成了杭宁、杭合、杭徽综合运输通道,成为杭州主动融入长三角、衔接中西部的“桥头堡”。
对内,余杭区快速路体系逐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覆盖未来科技城、良渚片区,形成“双快”系统支撑余杭与杭州中心城区的高效联系,公路网密度位于全省前列。
余杭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依托八大工程,投资1100亿元,全面提升余杭综合交通地位,发挥余杭作为长三角南翼西进通道核心枢纽的战略地位。
综合廊道方面,形成余杭至嘉兴(上海)、湖州(南京)、宣城(合肥)、黄山(南昌)、金华(温州)、绍兴(宁波)六大对外综合运输通道,提升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直连直通。
综合路网方面,重点推进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留下互通改建工程、杭徽老余杭互通接线工程、杭宁高速仁和互通改建工程以及杭长高速良睦路互通改建工程,完善域内G235、G104、G320、G329、S214、S305等六条国省道布局,打造“一环六横五纵”的高等级路网体系。
综合枢纽方面,加快推进杭州西站综合枢纽站及杭州西站综合配套等项目,构建以杭州西高铁站对外门户型枢纽为核心,以域内出行为主的集散型枢纽为纽带,以地铁、公交重要换乘站为补充的三级客运枢纽体系。
轨道交通方面,在杭宁高铁建成运营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湖杭铁路、杭州德清城际铁路、杭临绩高铁,构建“一心一线五射”的高铁网布局;加快推进杭州城市地铁3号、4号、5号、10号以及机场快线建设,完善余杭区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与杭州轨道交通网络无缝衔接。
全媒体记者 陈益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