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彩旗招展。昨天上午8时,观海卫镇锦堂职校人声鼎沸,2025年第十四届浙东都神行会暨观海卫新春非遗民俗大巡游从这里出发,沿途收获了满满的关注与支持,留下了阵阵欢声笑语。
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神行会拥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是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特色。行会会器种类丰富,并与本地历史传说联系紧密,充分展现了慈溪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民间习俗,深受本地市民欢迎。今年的都神行会回归到了正月间,更是营造出浓郁的年味。
昨天天气晴朗,7点刚过,清晨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记者在前往锦堂职校的路上已经见到不少前往观看都神行会的市民。职校操场上人流涌动,22支队伍上千人有序列队。随着简短而庄重的开幕式结束,一条由人流与鼓船、纱船、十番、茶担、炮担等各色会器,以及旗袍、腰鼓、扇子舞等富有现代元素的队伍,汇聚成一条长龙蜿蜒而出。
今年的都神行会共22支队伍近2600人参与。巡游队伍绵延数里,喜庆热闹,非遗项目抬阁、纱船、太白老龙等,成为沿途最吸引眼球的“明星”。在人流密集的定水路上,新市民徐女士带着自己的女儿一边举着手机拍摄,一边捊龙须、穿“龙肚”祈福。她说都神行会已经看过好几届,每次带给她的感受既新鲜又传统,非常热闹,也非常喜庆。
记者留意到,今年的巡游路线与去年基本相同,有一半在观海卫镇新城。但观看巡游的人数远超去年,估算约4万人次,其中,新城定水路一带人流密集,桃园中路、环城东路等接近老城区的围观人群则更加稠密。为保证巡游活动的安全有序,主办方安排了数百人次的安保人员,在各路口及巡游队伍中维持秩序,共同做好安保工作。
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大年,也是都神行会列入慈溪非遗名录十周年。本届都神行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始终本着群众性、地方性、自发性的原则,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巡游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喜爱、传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民俗文化。
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朱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