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古塘街道旦苑社区活动室内童声嘹亮。30余名“小候鸟”围在市文化馆表演艺术指导中心副主任、文化特派员胡红军身边,齐声学唱轻快童谣。这是“候鸟传音·艺暖童心”公益声乐课堂的首堂课,标志着为期4周,每周二、四下午3:00-4:45的免费课程正式启动,将为“小候鸟”们提供专业的声乐启蒙。
这生动一幕,正是古塘街道以文化特派员为纽带,推动文化惠民工作的缩影。近一年来,古塘街道通过“培训扎根、创作定制、活动破圈”的创新实践,有效实现了文化资源下沉与居民获得感双提升。
在精准赋能基层方面,文化特派员深入社区“最后一公里”,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驻担山跟社区的文化特派员胡红军主抓的“我教你唱幸福歌”声乐戏剧培训班于去年9月至11月举办,吸引了80余名居民系统学习三个月。“老师们从发声技巧到情感融入,手把手教我们。”学员陈育苗回忆道,“三个月下来,大家不仅掌握了演唱细节,还让社区里天天飘起歌声。”更值得一提的是,胡红军在走访中得知社区缺乏村歌,便联合本地音乐人创作了民谣风歌曲《担山跟社区我的家》。这首融合轻摇滚活力的作品,旋律朗朗上口,主歌舒缓讲述社区故事,副歌明快抒发居民情感,成为老幼皆宜的“社区之声”。
跨域联动创新成为拓展文化活力的新路径。今年元宵节,胡红军联合胜山镇镇前村文化特派员胡丹、桥头镇毛三斢村文化特派员李霞霞、长河镇大牌头村文化特派员谢杰锋,共同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慈溪市2025年新春音乐会。经过多次筹备会议精心打磨,活动当天四村文艺力量汇聚一堂,精彩节目接连上演。这场音乐会不仅实现了“文化共赏”,让不同村的居民欣赏到多元艺术,促进了“村民互动”,更探索出“品牌共创”的跨村协作新模式,有效强化了文化特派员的跨域合作能力,为乡村文化联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激发群众活力上,文化特派员以活动“破圈”,点燃了全民文化热情。5月9日,古塘街道举办了“星耀慈溪越韵CI音”群众声乐赛,吸引50余名年轻人踊跃参赛。初赛时青涩的选手们在决赛中火力全开,青春歌声点亮了担山跟文化礼堂。紧随其后,5月16日晚的公益展演集结全市文艺精英,戏剧、歌舞、街舞等节目轮番上演,台下座无虚席,居民们欢呼呐喊。“晚会就像一场文化盛宴,让我们在家门口享受艺术。”居民傅建聪赞不绝口。这些活动不仅挖掘了草根明星,还将群众文化热情推向高潮,参与人次突破3000,社区文化活力同比增长35%。
文化特派员制度已成为推动“文化惠民”的核心引擎。“一年来,我们通过精准赋能、联动创新和活力激发,显著提升了基层文化服务效能。”古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文化特派员”项目,重点推进暑期“小候鸟”声乐培训班,赋能青少年美育成长;推行“星耀慈溪”公益展演,以轻量化模式融入社区高频场景;并举办原创民歌大赛,挖掘慈溪地域IP,助推文旅融合。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胡可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