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电池是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桶!”“爷爷,果皮是厨余垃圾,可以堆肥!”……近日,文锦书院的同学们来到坎墩街道三群村,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童心携手筑文明”公益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和真诚的笑容,为乡村添上一抹清新的“绿色”。
活动中,孩子们手持垃圾夹和分类手册,边捡拾垃圾边向居民科普知识。2024级(8)班的吴林晅是队里的“明星讲师”。当看到一位大伯欲将旧报纸投入其他垃圾桶时,他小跑上前:“大伯,报纸能卖钱,是可回收物!”说着掏出分类卡片比划,“老师说,每个垃圾都有家,我们要帮它们找对门!蓝色桶装纸箱、塑料瓶;红色桶放电池、药片……”大伯笑着点头:“小朋友比我还专业,以后一定注意!”童声童语中,环保意识悄然生根。
孩子们捧着分类正确的垃圾袋,听着村民夸赞“小老师真棒”,小脸蛋上写满了自豪。这场童心与乡村的绿色之约,不仅让垃圾找到了“归宿”,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胡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