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布拖中学2025届高中毕业生们陆续收到毕业纪念集,“慈布在一起,携手幸福路”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定格青春,‘照’亮未来”活动步入尾声。公益项目志愿者还有最后一项“任务”——为东西部协作慈溪教育“组团式”帮扶团队送上教师节礼物。
这支由1名校长、5名教师组成的教育帮扶团队,带着东部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跨越千里山海,前往布拖中学。今年6月,他们完成了阶段性帮扶工作,与布拖高三学子一同迎来了“毕业季”。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团队则在他们离开布拖前,定格下了他们与布拖中学的难忘瞬间,经过精心设计后以微视频和相片形式装进纪念集。
教师节前夕,公益项目志愿者开启了派送模式。在上林中学,履新的潘启超校长欣喜地接过“礼物”。他任布拖中学校长三年,是教育帮扶团队中帮扶时间最久的。三年间,潘启超一心扑在布拖中学的软硬实力建设上,不仅推动翻新老旧校舍,让校园焕新颜,还牵头搞教研、建制度。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氛围愈发浓厚、本科率稳步提升。
为了更好地记录潘启超在布拖中学的这三年,志愿者早早开始准备为其量身定做专属纪念集。前期收集素材时,特意采访了好几位与他共事的老师以及他教过、帮助过的学生,把大家想对潘校说的心里话剪辑进微视频。
“这三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感谢你们用这种方式帮我留住了布拖的点滴。”听着视频里一声声亲切的“潘校”,潘启超眼眶微热,他打趣说,自己得找个没人的地方再看。“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的,现在回过头来看,真的很有感触。”
三年帮扶路,一生彝乡情。潘校长与布拖中学的师生结下了深厚情谊。布拖中学原高三(1)班班主任沙海洪得知志愿者要与潘校长见面,主动提出希望能和他视频连线,一同翻看这本纪念集,也想看看回到慈溪重新投入工作的潘校。
“学生们一定很喜欢这本册子吧!”
“是啊,他们都收到了,聚在一起看了很久。”
……
收获满溢的感动,志愿者来到下一站。
“上次见到你们还是在布拖,一直感觉自己才出发,又感觉自己才回来。”一见面,观城中学的英语老师何丹滇便难掩喜悦,“之前在班级群里看到学生们分享收到的纪念集,我就在期待我们那本会是什么样的,终于拿到手了,拿着就觉得沉甸甸的。”
翻开纪念集,何丹滇直呼像是“开盲盒”,惊喜不断——“这是我们班的孩子,他们那天都穿得特别隆重!哇!还有我们支教组的工作照,你们怎么找到的,太厉害了!”她一边细细翻看,一边连连赞叹,“真的超出预期,特别精美,这是我职业生涯第一本这么有意义的纪念册,绝对是最特别、最值得珍藏、最值得回忆的。果然慈溪出品,必是精品!”
“有机会还会回布拖吗?”
“当然!”何丹滇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答案,“两地每年都有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我还想再回去看看。”
一本纪念集,联结两地心。从项目策划到最终落地,这场历时近半年的暖心公益,为东西部教育协作增添了情谊见证,也让山海情深以温暖的方式延续。目前,慈溪赴布拖6位“组团式”帮扶团队成员和布拖中学近400名高三毕业生均已收到专属纪念集。由慈溪市融媒体中心和福山纸业共同发起的“慈布在一起,携手幸福路”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定格青春,‘照’亮未来”活动圆满收官。
全媒体记者 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