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桥头镇新二江南侧的亲水步道上,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两岸绿意盎然,几位村民正悠闲散步。这条长约450米的步道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更成为群众锻炼、农户生产的日常通道。
2025年是我市推进“家门口的绿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开局之年。全市以点连线、以线扩面,打通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核心断面,也连起了市民休闲生活的幸福主线。
像新二江这样的“点”遍布全市,吴山北路0.6公里城镇绿道完成测绘设计,潭河沿村步道东西延伸,三塘横江绿道10公里全线贯通……这些“家门口绿道”建设,以“点”生根,绿意触手可及,每一个节点都是绿色生活的微小注脚,却让幸福变得具体而真实。
以“线”串联,廊道贯通城乡。市级项目如同绿道的“主动脉”,打通了城市生态走廊的关键段落。新城河绿道稳步推进;三塘横江绿道从审批到完工仅用5个月,展现“慈溪速度”。镇级项目则进一步延伸了绿色网络,周巷、胜山、附海等镇8.7公里绿道建设中,桥头镇2公里东横河绿道已完工,其余进度过半。这些线状廊道不仅连接了自然与城市,更串起了工作与生活、喧嚣与宁静。
以“面”覆盖,网络织就未来。观海卫镇的实践印证了绿道建设的系统思维。现有21.95公里绿道涵盖滨水、路侧、园地等多类型,未来三年还将新增6.9公里。狮子山公园绿道依山就势,环白洋湖绿道提升公共服务,锦堂路轻轨桥下绿道活化灰色空间——不同形态的绿道正缝合起城市碎片,织就一张覆盖全域的绿色网络。从三塘横江到明月湖,从金融港到漾山路江,未来两年25公里新绿道的规划,更让市民期待“300米见绿、500米进道”的生活图景。
绿道之上,生活之内。绿道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生活方式的革命。它让农民耕作路上多了一份诗意,让市民通勤途中多了一抹绿色,让孩子在自然课堂里认识生态。桥头镇的巡河公益、观海卫的文旅融合、新城河的休闲长廊——每一条绿道都在讲述人与城、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故事。
在慈溪,一条条绿道正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城市与乡村的肌理,编织出一幅“人、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全媒体记者 何晨薇 通讯员 孙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