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慈溪新闻

智慧田“慧”种地
2025-09-16 09:13   稿源:慈溪新闻网-慈溪日报

  晨曦微露,薄雾轻拢。正大桑田(宁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千亩试验田内,一声“开启60%”的指令从生产专员占浩鑫的手机发出,不过片刻,一公里外的智能闸口应声抬升,水流依令精准入田——这片位于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的数字农田,正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的耕种模式。

  作为全市绿色农田建设项目核心示范区,这里依托交通便利、排涝通畅的天然优势,重点打造千亩智慧试验田,集中部署智能闸口、苗情传感器、温湿度监测仪、多光谱无人机等121套数字终端,构建起一套高度感知的农业“神经网络”,实现对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的全天候、精细化监测。

  AI虫情测报系统化身为“数字守夜人”。入夜后,特定光谱自动诱虫,系统实时完成拍摄、识别与计数,准确率超95%。“以前查虫靠人、打药凭经验,现在虫情刚一冒头,系统就自动报警。”占浩鑫说,“农药用量减少了50%以上。”监测数据实时上传生成虫情热力图,不仅指导无人机实现精准施药,更使今年农药利用率提升8%,节约人工成本超6万元。

  数字赋能更覆盖全程种植。多光谱无人机自动巡田,实时生成作物长势图谱与施肥方案;地下墒情监测仪持续回传不同土层的温湿度,灌溉系统依此自动调控。智能装备与“上改下”工程协同推进——明渠改地下管道,土地平整、暗管铺设、机耕路修建同步实施,显著提升农机效率与排灌能力。

  “手机一看,哪里缺水、生虫,清清楚楚。半夜下雨闸自开,缺水提醒准时到,再也不用夜巡了。”田间管理人员陈师傅对此赞不绝口。

  去年以来,市现代农业开发区在高标准农田建成率达91%的基础上,再投2900万元推进绿色农田建设,累计建成4789亩。今年项目区早稻种植3900亩,预计增产7%,数字化种植效益持续显现。

  市现代农业开发区管理中心基础建设科科长宓跃介绍,通过数字化系统,已实现对苗情、虫情、墒情、水情的实时精准感知,逐步实现灌溉、施肥与施药的智能决策。项目实施以来,亩均人力及经济成本显著下降,节水超30%,人力成本降低20%,绿色农业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全媒体记者 陈佳玲  通讯员 沈滢

   责任编辑胡兴家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学习时节|事关网络安全,总书记反复强...
幸会中国 | 中国海上绿色“长城”,见证...
时政微观察丨让世界正气充盈、乾坤朗朗
浙BA第六轮慈晓竞猜活动开启 888元现金...
公牛入选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智慧田“慧”种地
“浙BA”点燃坎墩“村BA”激情
2025年宁波市网络安全宣传周在慈启动
家门口的绿道 改变一座城的“呼吸”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人民抗日战...
习言道|山河永念,英雄归乡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这一次,听你的!用AI谱写未来之声,“...
黑米糕、梭子蟹……舌尖上的“助攻”!...
2025年浙江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衢州启动
56家浙企上榜2025中国企业500强 数量居...
跨境电商正进入next level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
把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新华时评丨坚持国际法治是根本保障——...
山河铭记|地名里的抗战记忆
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浙江等省市探索特色新...
“AI+服务”新业态持续吸睛 服贸会浙企...
看浙江的出口韧性
钱江观潮丨大山里,来了无人快递车
新华社政论|永远做中华民族文明成果与...
时习之丨习近平: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习近平: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从伟大胜利中汲取力量 在伟大征程中挺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