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塘街道“幸福邻里·家门口系列”民生实事项目迎来新进展:上傅家社区一处闲置空地变身童趣盎然的“口袋公园”,舒苑社区地下空间改造为设施齐全的“城市百姓健身房”。这两处“金角银边”的焕新,是古塘街道盘活闲置资源、推进“公园+体育”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运动休闲之乐。
“以前这里堆满杂物,现在成了孩子最爱去的乐园!”家在上傅家社区的居民口中的变化,源自古塘街道对闲置地块的精细化改造。曾经泥泞杂乱的建筑垃圾堆放地,如今已变身集儿童游乐设施、健身步道与绿化景观于一体的口袋公园,成为社区的“亲子运动绿洲”。
如果说口袋公园是地上的“运动彩蛋”,那么地下空间的激活则是古塘街道的“巧思之作”。舒苑社区的百姓健身房,前身是潮湿杂乱的地下闲置区域,堆满建材与杂物,地面积水问题突出。如今走进这里,15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等各类器材一应俱全,同时开辟的舞蹈室更满足了居民多样化文体需求。
从“闲置角落”到“活力阵地”的跨越,离不开古塘街道的精准施策。近年来,街道以“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核心,通过实地勘察地下空间结构,优化排水与通风系统,配套绿色运动地胶与主题标语,既解决了原有空间的使用缺陷,又营造出专业运动氛围。该健身房作为街道“地下体育空间激活样本”,已纳入基层体育设施管理体系,为周边2000余居民提供就近健身服务。
古塘街道的空间改造实践,是我市推进全民健身的一个生动缩影。街道以“不破坏原有景观、满足群众需求”为原则,利用城乡“金角银边”建设七大领域项目,包括运动场、舞台、书房、绿道、停车场(充电站)、养老驿站、儿童驿站,直接将“金角银边”开发与民生服务绑定。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公园+体育”模式,结合儿童友好型以及适老化的建设要求,在新建公园中增设高品质智能健身设施与风雨活动区,让更多“闲置空间”变身“民生亮点”,以“微改造”释放大民生,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李奕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