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周末天气晴朗。白天秋高气爽、阳光耀眼,伴随着浓郁的桂花香,公园赏桂的市民明显增多。但在冷空气的渗透下,气温有点爬不上去,尤其夜间少了云层保暖,辐射降温作用明显,早晚出门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
本周随着冷空气的影响消退,新的系统东移,天气会在多云、阴天以及小雨中轮换,气温也将逐步上升。
夜温创新低
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今天低层进入高压区,多云天气,气温12℃-19℃。早晚出门骑电瓶车会感觉较冷,外套已经成为了必需。
明天中高层有湿区和一个切变系统,为多云到阴转小雨天气,白天最高气温依然维持在19℃附近,夜间有了云系,最低气温上升到14℃左右。周三高空有槽,中层切变,为阴有时有小雨天气,气温15℃-20℃,气温虽略有上升,但湿冷的体感还是避免不了。
周四中高层又进入脊区,低层有湿区,为阴到多云天气,气温16℃-22℃。周五中低层弱风切,同样的阴到多云天气,气温16℃-24℃。
15℃-25℃的气温区间,是体感的舒适区间。本周前期有冷空气渗透的时候,气温跌出舒适区间,体感会偏冷。体弱人群要及时加衣服,避免着凉感冒。后期云系多一点,空气滋润一点,都不是坏事,毕竟气温上来了。
周五迎立冬
周五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万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进入休藏状态。
一般来说,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我国地大物博,与“四立”这种略显粗糙的“节气法”相比,“气温法”划分季节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起始,显然更为客观,体感上的寒冷可不容怀疑。
百度百科介绍,在南方地区,从立冬至小雪期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在民间有“十月小阳春”一说,正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在冬至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逐渐下降。
慈溪地处江南,入冬比起中原地区要晚上一个节气。今年入秋晚,冷空气看来频繁而不强势。常年来看,我市平均入冬是在12月4日,距今还有一个月。只不过慈溪春秋两季较短,现在已经开始步入秋季的后半程了。
全媒体记者 杨贯 通讯员 刘子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