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烧、咳嗽、浑身酸痛等症状开始在人群中悄然蔓延,我市流感正逐渐步入高发季。“一般情况下降温后两三周流感进入高发期,今年预计11月底进入高发季。”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吴梓苗介绍。
门诊里,以家庭为单位的感染案例屡见不鲜,市民张女士一家便是典型。上周,她5岁的儿子突发高烧、咳嗽,被确诊为甲流。三天后,张女士和丈夫也相继“中招”,出现39℃以上高烧,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甚至无法下床,经检查均感染了甲流。“真没想到今年的甲流这么厉害。”张女士表示。
吴医生指出,今年甲流H3N2成为主流病毒,和去年H1N1与乙流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大不相同。由于该病毒多年未大规模流行,人群普遍缺乏相应抗体,所以传染性更强,感染者症状也更严重,需要引起重视。
流感与普通感冒虽同为自愈性疾病,但症状差异显著。普通感冒多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而流感多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部分患者可能在一周内发展为肺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面临的风险更高。
面对流感威胁,预防至关重要。吴医生建议市民尽早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流感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经过长期验证,尤其推荐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肿瘤患者)等重点人群接种。疫苗接种后需2-4周才能产生足够抗体,所以市民要尽早完成接种。即便接种后仍可能感染,但症状通常较轻,病程也会缩短。
若不慎感染流感,及时用药是关键。流感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患者要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同时注意居家隔离,减少传播风险。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日常防护也不容忽视。医生建议市民坚持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中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全媒体记者 冯梦苓
通讯员 孙武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