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需要人工跋涉、耗时耗力测算的农田灌溉,如今正被实时在线的数据流所重塑。近日,作为省级样点灌区的我市东河区灌区迎来重磅升级,一批集成多维度感知与智能反馈功能的现代化计量设施正式落地运行,标志着该灌区率先迈入“智慧灌溉”新时代,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与节水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
本次落地的智能设施主要布设于灌区内的龙山镇和掌起镇,共计在12块田块安装36套设备。这些设施并非简单的计量工具,而是构建起了一个聚焦“精准计量、科学调度”核心需求的全天候、全方位灌溉用水监测网络。
“它们如同植入农田的‘神经末梢’,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与数据传输模块,能实时捕捉土壤墒情动态、灌溉用水流量及水位变化。”据东河区服务站水利工作人员介绍,这套设备可实现0-50厘米耕作层内,每10厘米一层的分层墒情及水位一体化在线监测,对灌溉全过程数据进行精准采集与同步分析,彻底打破了传统人工监测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从“事后追溯”到“事前预判、事中调控”,灌溉管理实现质效双提升。据介绍,与传统方式相比,自动化计量显著减少了误差和耗时。工作人员无需再顶烈日、冒风雨现场值守,只需轻点屏幕,通过数字化平台便能一目了然地获取实时监测数据。结合灌溉水利用系数实时计算算法,系统可快速完成用水统计与效率分析。同时,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实时数据,更科学地制定和优化灌溉方案,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分配,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河区灌区作为省级样点灌区,此次智能计量设施的成功应用,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灌溉管理样板,还能依托实时数据精准配水,让水资源按需供给直达田间,有效减少浪费、提升灌溉用水效率,将持续推动水资源利用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型,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水利基石。
全媒体记者 陈利群 通讯员 应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