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抛出技术难题,师生团队接单研发——在智慧谷,这套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与园区共建的“微学院”协同机制,正持续产出创新果实。近日,双方举行合作深化会谈,此前由师生针对企业需求孵化的“无人机维修助手”等三个AI项目已进入原型优化关键阶段,标志着校地合作正从技术攻坚向成果应用扎实推进。
近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与慈溪智慧谷园区再度聚首,举行产教融合深化对接活动。会上,校企双方共同回顾了前期合作成果,并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展开了务实探讨,为服务区域智能制造业升级再添动能。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智能制造支部副书记包辉煌在交流中介绍,学校以扎根慈溪办学为己任,依托设立在智慧谷的微学院这一核心载体,已成功将多个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平台植入产业发展一线。“园区内170余家科技型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撑,这为双方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智慧谷园区负责人李永良对此深表认同,合作的活力在项目攻坚中得到彰显。
据悉,自合作开展以来,由学院教师带领的AIGC技术工坊学生团队,已多次深入易安智能、久一智能等园区企业,精准对接生产实际中的“痛点”。“我们致力于把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师生的研发清单。”包辉煌介绍,针对无人机维护、家电精准检测等难题攻坚,该学院开展的“云端翼医”无人机维修助手等三个创新项目,已全部进入原型优化阶段,进展顺利。“师生团队带来的AI解决方案,为我们解决诸如电路板检测等老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可行性已经过初步论证,成效令人期待。”李永良对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截至目前,双方已联合组织多场技术沙龙,有效促进了校企之间知识与经验的共享。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微学院的“枢纽”功能,力争将更多科研论文和创新课题写在慈溪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上,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职教力量”。
全媒体记者 龚益 通讯员 李方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