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信纸上密密麻麻签着42个名字。这封薄薄的信纸,承载着42名工人沉甸甸的认可,也记录了一场持续三个月的欠薪维权攻坚战。
今年7月份,我市某轴承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不仅拖欠上百万元货款,更停发了42名员工的工资,涉及金额超80万元。
情急之下,工人们集体向横河镇政府求助。在横河司法所主持下,公司实际控制人徐某(化名)与工人达成调解协议。慈溪法院横河法庭迅速开辟“绿色通道”,仅用2天就完成司法确认审查。然而,由于公司资金缺口过大,调解协议到期后仍未履行,案件随即进入执行程序。
执行干警王启翔第一时间办理了查封手续,但初步调查显示,除已查封财产外,公司无其他可供执行资产。更棘手的是,多名供应商陆续提起诉讼主张对部分设备享有抵押权。工人工资、供应商货款、抵押债权……多方权利交织,案件变得复杂。
“工人工资是民生底线,必须优先保障!同时要依法‘一揽子’化解所有矛盾。”慈溪法院执行局局长胡辉在案件化解专班会议上明确了处置基调。
考虑到涉案供应商多为横河镇本地企业,法院联合镇政府召集所有债权人召开协商会。“我也是开厂的,知道工资是工人养家糊口的根本,我同意优先支付!”一名供应商的表态引发共鸣,近50名供应商陆续同意该方案,为案件推进扫清了最大障碍。
如何快速高效变现资产成为关键。厂区内设备、成品、半成品堆积如山,若按常规程序处置,可能导致资产缩水。经过多轮“头脑风暴”,专班敲定“两步走”方案:先对易贬值产品议价上拍,若能覆盖工资则优先兑现;不易贬值资产后续按常规程序处置。该方案获债权人一致认可。
慈溪法院邀请市轴承协会专家现场勘查评估,通过议价确定部分产品拍卖保留价为91万元。为规避流拍风险,王启翔主动联系该公司供应商及上下游客户,最终涉案财产以超100万元成交,不仅全额覆盖42名工人工资,还为其他债权清偿预留了空间。
当80余万元工资足额发放到工人手中时,不少人激动得红了眼眶。“请你们一定不要拒绝,真没想到这笔钱能这么快就要回来了!”工人们向宁波中院寄去了联名感谢信,同时向慈溪法院横河法庭、执行局送来锦旗。
锦旗上,“护民生追回欠薪,办实事彰显担当”“讨薪维权恩难忘,高效执行暖人心”的金黄大字,见证了这场民生保卫战的圆满收官。
全媒体记者 杨昀 通讯员 陈露佳 陈槚 张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