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白沙路街道水治办利用无人机进行例行巡河时,精准捕捉到新城河沿岸项目建设工地在施工期间有违规排放等问题,后台操作人员立即通过实时传输系统将位置、画面同步至处置组,10分钟后,处置组工作人员便抵达点位,第一时间督促相关施工单位落实整改,实现问题闭环管理。河道问题“发现即上报、现场速解决”,治理效率显著提升的背后,是街道对河湖管护的技术创新升级。
“传统的河湖管护中往往存在覆盖不全面、处置不及时、协同不顺畅等问题,我们的‘智慧河长’很好地解决了以上这些短板。”白沙路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近年来,街道坚持科技赋能,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和智慧管理平台,推动河湖管护从传统“人防”向现代“技防”转变,形成更加智慧高效立体的河湖管护体系。
据悉,无人机5公里作业半径可实现辖区内主要河道无死角覆盖,搭配可见光高清摄像头及AI算法识别技术,可直观捕捉河道污染、岸线侵占等问题并生成高清影像,AI算法自动标注疑似点位,结合人工复核,进一步确保问题识别的精准性。同步引入的智能管理平台集成任务管理、实时监控、成果处理、工单流转等功能,采用规范坐标系统,与街道现有河湖长制数据体系无缝衔接,平台可以对比不同时期影像数据,研判辖区河湖生态变化,为街道河湖动态管理和“一河一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为提升辖区河湖管护精细化程度,白沙路街道还不断优化巡查流程,科学设定巡查周期与航线。“针对街道内一灶江、新城河、二灶江、周塘横江等主要河湖,无人机开展常态化专项巡查;对重点区域周边河湖,则加密巡查频次。”街道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巡查中,无人机会实时将数据回传平台,经智能分析与人工核验确认问题后,通过智能平台快速生成标准化工单,及时推送至街道河长办及相关处置部门,对紧急问题则通过“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响应处置。同时,街道还借助无人机常态化开展问题“回头看”,并通过智慧平台持续跟踪督办,直到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数字赋能,智治有方。随着河湖管护向数智化迭代升级,白沙路街道辖区内的河湖生态环境有了更强科技保障。据了解,今年以来,街道已出动无人机51架次,开展智慧巡河近730公里,发现的问题均已整改完毕。“我们将结合白沙路实际,持续积极推动科技与河湖长制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破解辖区河湖治理难题,努力绘就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核心城区美丽新画卷。”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媒体记者 熊洲 通讯员 徐卓 胡荧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