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新闻网讯近10米宽的河道色如墨汁,老远就能闻到一股恶臭,走近一看,河岸上有一条黑黑的痕迹,水下部分已经被污水染成了黑色,桥脚下的土坝边漂浮着脏兮兮的油脂。这是6月19日下午,记者在桥头镇吴山北路上看到的陈家江一幕。6月16日,陈家江突然变黑发臭,情况不容乐观。
突然变黑发臭一直是陈家江水环境治理中的顽疾。桥头镇村镇建设办副主任陈亮告诉记者,陈家江一直存在突发性变黑发臭现象,去年河道清淤后,这个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治,他们怀疑可能是沿河企业存在偷排行为。
据介绍,陈家江全长6000多米,这次变黑发臭河段长约500米,为流经桥头西工业区河段。陈亮说:“陈家江沿河企业共有70余家,以化纤、毛绒企业为主,园区内企业均已完成集污纳管工作,河水突然被污染估计是企业偷排行为所致。”
站在吴山北路与陈家江交界的石桥上向南望去,七八米宽的河道两侧是成排的厂房、棚屋;北边河面稍宽些,东侧是农田,西侧是成排的厂房,厂房外墙与河岸砌坎齐平,甚至“跨”河岸直接盖在了河面上。沿着河东岸的田埂路向北走,对岸的厂房外墙隔段距离就是或大或小的排水口,肉眼观察,部分排水口下端的外墙上有水迹,不难看出近期曾经排水。为了更直观地看清水质究竟如何,记者用随身携带的饮料瓶装了一瓶水,瓶中的水像是刚洗过毛笔,泛着淡淡的黑色。
“从排水口看,个别企业确实存在向河道排水的情况,但无法核实排出的是不是污水,我们也多次向市环保局反映情况要求协助调查。”陈亮告诉记者,企业偷排的现行难抓,为了彻底根治这一现状,找准排污“元凶”,镇政府专题研究部署,已派出由工办、环保、水利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属地村村干部组成的调查小队,正在根据沿河企业用水量、用电量、生产内容结合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重点排查。同时,正组织力量抽干污染段河水,彻查所有排水口,找出“元凶”。据介绍,除了截住偷排河道的污水外,下阶段,河道两侧涉河违建拆除工作也将推进。■记者 黄超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