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面对面 | 民e通 | 慈溪文化 | 慈溪概览 | 慈溪政务 | 文明慈溪 | 分类信息 | 最多跑一次 | 携手黔行 |
责任编辑:范田圆 胡兴家
报料热线:63012345
cxnews@yeah.net
首页 | 慈溪新闻 | 民e通 | 桥城独家 | 镇街部门 | 外媒聚焦 | 专题 | 桥城评论 | 微播报 | | 财经要闻 | 社会生活 | 桥城视频
数字电子报:
慈溪日报 | 宁波日报 | 宁波晚报 | 东南商报 | 现代金报 | 都市快报
您当前的位置 : 慈溪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生活

宁海发现南宋摩崖石刻《白岩阿铭》 铭文为当地名人刘倓的游记
2021-02-27 13:52   稿源:中国宁波网

铭文中南宋“绍熙”年号字样依稀可辨。受访者供图

  近日,有地方文化人士报料,在宁海县西店镇白岩山千丈岩发现一块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摩崖石刻,内容为宁海文化名人刘倓(tán)撰写的《白岩阿铭》,是作者当年饱览山色海景后写的一篇“游记”。该刻石此前未见记载。

  800多年前的“游记”

  这处摩崖石刻是宁海文物爱好者童相兵偶然间注意到的。一周前,童相兵去西店镇桥棚村千丈岩登山步道爬山,途经一处叫“慈云庵”的地方,见庵前有一块2017年立的《白岩窝慈云庵志》,写道:此山将军岩刻有“游诗一首”,为南宋年间所作,至今字迹清晰可辨。

  童相兵首次获知这一线索,兴奋之下,他当即向当地百姓询问,了解到有一位老先生略微知情。找到这位老先生后,童相兵请他指引题刻的所处位置。老先生说,村里知道崖壁有题字的人不少,但知道方位的却不多,能够识别上面文字的人则更少。于是,童相兵在文史爱好者微信群里发出相关信息,引起了鄞州地方文史研究者李本侹的注意。

  2月21日,李本侹与宁海朋友曹炜一起上山寻访到了这处崖壁,细读刻在崖壁上的《白岩阿铭》,可辨文字如下:“白岩阿铭,岩阿閟境,物外遐观,山光炳睟,海炁渺漫,幽贞履道,硕宽考槃,乐斯二者,仁智之端。绍熙癸丑良月中休日,刘允叔同弟子德文游,刊石周仲□(空字未读出)。”

  岩阿,是山的曲折处的意思,此山名叫白岩山,崖壁所处的地方现名“白岩窝”,传说山中岩石多呈白色,故而得名。白岩山亦称财神山。这块刻石,历代史籍、地方志中均不见记载。据宁波地方文史研究者朱永宁判断,这篇《白岩阿铭》记录了一个叫刘允叔的人,当年和弟子一起游山所见到的景色,山光海景让他们联想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这一名句。铭刻落款时间为南宋绍熙四年,即1193年,距今已828年。

  这位“刘允叔”故事很多

  李本侹业余从事宁波摩崖石刻研究,他告诉记者,此处摩崖属宁波早期摩崖,整体保存较为完好。落款人“刘允叔”原名刘倓,字允叔,为宁海南宋时期名人,生于1152年,卒于1215年。

  据史料记载,刘倓是宁海三都礼村(今属西店镇)人,晚年又号阆风居士。其人少年时求学于四明学者沈国录,及长入太学,得陆九渊、朱熹等人青睐,学业长进很快。南宋嘉定元年(1208)以特奏名中举,仕黄陂县(今属湖北省)主簿,有政绩。宋末元初,时局动荡不安,刘倓目睹朝廷无能,弃官返里,隐居在家乡的阆风山上。山上有一地势平广面积亩许的岩石,称阆风台,有石室、石井、西洞等名胜,刘倓就在此筑“阆风吟室”,日夕读书、作诗,或约酒友共斟,或邀诗友吟唱。刘倓嗜书如命,藏书逾万卷,为文清醇,作诗潇洒,晚年编成《易经百义》,著有文集多卷。

  二十多年前,刘倓墓志铭在宁海阆风山上的阆风庵后被发现,该墓志由刘倓的弟弟刘炔撰写,刻于南宋嘉定十年(1219),是宁海现存最有价值的古代碑刻之一。刘倓对后世影响深远,历代不乏自号阆风的文人。刘倓死后四年,舒岳祥出生于阆风里的牌门舒村,后来成为著名的学者、诗人和文学家,宋亡后也隐居乡里,自号阆风,后人称其为舒阆风。前后两位阆风先生,为宁海的人文历史书写了璀璨的一页,“阆风”也成了诗文之乡的代名词。

  李本侹表示,此次发现的白岩山题刻,另一特殊处是末尾有刻石工匠的署名,这在宁波南宋摩崖中属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刻石字体颜体气息很浓,具有庙堂之气,有可能是刘倓亲书。“该摩崖是反映当地南宋时期旅游情况的重要实证,也是已知宁波地区南宋摩崖题刻文物中价值较高的一块。”李本侹说。

   ●链接

   宁波其他记录“到此一游”的石刻

  浙江境内的摩崖石刻兴盛于宋朝,内容以文人宦迹游踪,即今日所谓“到此一游”主题为主。

  宁海一处有名的早期摩崖石刻是石台山摩崖石刻,位于跃龙街道白石头村外山野,在石台山棋坪石下西向的石壁上,据《宁海县志》载,该石刻3×2.34米,上刻506字。

  南宋庆元元年(1195)正月十四,宁海诗人胡融、刘允叔(即《白岩阿铭》作者)、王度、李揆、周仲卿一行五人登石台山游览,并在山上作联句长诗纪事。次年九月初九,胡融到山上书写联句,并镌于石上。石刻为古隶体,排列整齐,遒劲古朴,历经800多年依然清晰可辨。由于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近年有人在摩崖石壁上刻了一个大大的“心”字,对原貌破坏较大。

  刘允叔此人游兴也浓,宁海西店桶盘山上还有一块石刻与他有关,内容为“淳熙戊申良月上澣,刘允叔领弟行之、敬叔、□(未读出)太初、舒子明、德文、王颖之同登”。此摩崖中的“德文”,很可能就是与刘允叔同上天门山的弟子德文。淳熙戊申即1188年。桶盘山上还有一则南宋石刻:“嘉定壬申仲冬廿六日,成吉甫、陆子济揽胜于此,睨海。”南宋嘉定壬申为1212年。

  除了宁海,宁波其他区县(市)也有宋人“到此一游”的记录。较为著名的是慈溪达蓬山佛迹洞两处摩崖。其一是南宋隆兴二年(1164)的题刻,5行25字,“武林钱竽、锦屏陈邦彦皆奉亲来瞻佛迹,隆兴二年二月廿四日”;另一处则刻于淳熙九年(1182),内容为“县宰唐仲温,携家来礼古佛足迹,访禅师遗趾,扪萝穿石,小休洞口,东眺沧海,真胜游也。子士贤,孙祺孙侍行。时淳熙九年(1182),清明前一日”。

   责任编辑戎畏畏 
  [打印该文] [关闭窗口]
24小时最新新闻
永远高唱这首歌
这个暑假,浙江高铁更快了
浙江参加“专精特新”的聚会
初心如磐 踔厉奋发 浙江各地喜迎中国共...
学习手记|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
“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重温...
近闻·总书记讲给共产党员的6个故事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央视快评】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
【追光的你】习言道|走得再远,也不能...
习语丨“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重磅微视频丨锻造伟大政党
银盐集市慈溪首秀
禁毒宣传进展馆 筑牢少年“防毒墙”
铁骑队员装备“上新” 路面安全再添“利...
宁大科院福山创意学院毕业设计走进中小学
夏季高温动物抓咬伤高发 预防狂犬病不可...
夜鹭与“哨兵”
慈溪水果“甜”了全国
环创打造 “首店经济”新高地
人社服务掌上办 一键直达零跑腿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评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
市领导分赴各地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历史的回响|梦想起航的地方
钟华论:锻造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
拾光纪·这个“七一”,和习近平总书记一...
这“必死”的局,看中国如何破!
习近平: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
医者仁心在发丝间生长!衢江女孩蓄发三...
第一视点丨再访后陈:不断生长的善治样本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总站:中国宁波网
浙ICP备06028381号-1 Copyright(C) 2005-2024 www.CX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